過去一年的石油市場可謂上演了“雙城記”。2016年以油價崩潰開篇,市場陷入恐慌。隨后隨著供需面的變化供應減少而需求走高,市場有所好轉。年終歲尾,行業迎來好消息,歐佩克接連宣布兩項旨在穩定市場推升油價的協議。這些事件看上去能讓2017年石油股價格走高,然而投資者仍有幾個問題需要留意。
歐佩克協議是否真正生效?
2016年11月底,歐佩克同意從2017年1月1日開始,每日削減原油產量120萬桶,兩周之后,非歐佩克成員國同意2017年上半年每日減產56萬桶左右。這些協議旨在排盡當前市場供應過剩的原油。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協議將在六個月內消除市場尚存的3億桶原油儲備中的46%。
暫且不說歐佩克在過去就遵循協議這一問題曾與成員國產生過矛盾,一旦非歐佩克成員不遵守承諾,歐佩克沒有任何理由責備對方。過去不愉快的歷史以及缺乏約束性的協議難免會為市場添上疑云。
頁巖油氣生產會迅速回暖嗎?
技術創新、效率提升以及其他方面的成本節約大大降低了頁巖油氣生產商的鉆井成本,也為他們提供了無與倫比的靈活性。以美國EOG資源石油生產商為例,油價在50美元/桶時,到2020年公司年復合產量可增加15%,在保證現金流的同時能夠完全支付目前股息。伴隨油價的上漲,現金流和鉆探收益隨之提升,EOG增產率進一步提升,公司預測,當油價達到60美元/桶時,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5%。
一旦歐佩克推高油價,這種靈活性很有可能讓頁巖油氣生產商在2017年釋放產量。例如,加拿大油氣生產商Encana就計劃五年之內將產量提升60%,只要原油均價在55美元/桶,這一情況就能實現。通過出售資產和發行股票,Encana的資產負債率以及財務靈活度均有所改善。正因如此,Encana以及其它生產商在2017年的投資額可能超出其計劃獲得的現金流,如果這樣的頁巖油氣生產商過多,很可能導致油價再次下跌,并且在非歐佩克國家恢復產量之后出現新一輪的過剩局面。
成本會再次膨脹嗎?
油氣公司削減成本的能力是決定他們能否度過衰退期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些舉措可能導致結構性變化,使生產商永久性降低成本。然而,過去幾年生產商所節省出來的成本很可能是由于服務成本的縮減。美國Apache公司相信,過去油井縮減成本中的45%是屬于結構性的。也就是說,另有55%是非結構性的,且有可能隨著鉆探活動的增加而再次膨脹,而這也正是哈里伯頓等油服公司希望看到的。哈里伯頓曾在2016年第三季度的電話會議中表示將重新獲得一些市場份額,提高利潤率。哈里伯頓顯然要提高服務價格,這可能會損害到一些小型頁巖油氣生產商,因為他們缺乏討價還價的能力。也正因如此, 2017年他們的鉆井數量以及盈利能力也將十分有限。
盡管石油市場開始回歸常態,但是2017年油價仍將動蕩。隨著歐佩克協議達成,原油供應減少,油價可能出現大幅反彈。而后,生產商情緒很可能過分高漲,進而出現過度生產的情況;或是成本再次膨脹阻礙利潤增長。無論哪種情況,大型頁巖生產商都將受益于這種波動,因為他們較低的結構性成本能夠幫助其隨著市場條件靈活地進行產量上的調整。(摘自福克斯財經新聞 原竟格編譯 蘇文清審核)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