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9日據路透社消息稱,俄羅斯最大的石油企業——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 t)希望將每年對中國的石油供應提高至1800萬噸(3.6萬桶/日)。2017年的供應量約為1000萬噸。
俄羅斯石油公司成立于1995年9月29日,俄羅斯聯邦政府成立國有的開放式股份企業——俄羅斯石油公司。2012年10月22日,俄羅斯石油公司宣布,已與英國石油公司和俄羅斯私人財團AAR達成協議,從兩個大股東手中各購買其所持俄羅斯第3大油企秋明-英國石油公司(TNK-BP)50%的股權。收購總額約為550億美元。收購完成后,俄羅斯石油公司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將超過美國埃克森美孚,成為全球最大上市企業。
由于目前正值俄羅斯遵守全球減產協議而削減石油產量之際,俄油的這一巨幅增長計劃或將極大影響俄羅斯對歐洲的烏拉爾混合油供應。
“(俄羅斯石油公司執行長)謝琴希望將每年對中國的石油供應提高至1,300萬噸,還可能進一步提高至1,800萬噸。”一名知悉俄油計劃的消息人士說道,并稱政府方面尚未作出決定。但這位消息人士并未說明供應將于何時提高。
報道稱,另外兩名石油行業消息人士證實了俄羅斯石油公司的這一計劃。
油價震蕩各產油國緊盯中國這塊“肥肉”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世界各個產油國都在盯著這塊“肥肉”,尤其是在油價低迷之際。安哥拉、沙特都曾占據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的位置。俄羅斯也不例外。中國海關總署9月底公布的數據顯示,俄羅斯已經連續六個月維持對中國最大石油供應國的地位。8月,俄羅斯再次回歸榜首,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出口國。8月,俄羅斯對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出口激增50.2%至464萬噸,約109萬桶/日,遠高于沙特對中國石油出口的86.12萬桶/日。
今年前八個月,俄羅斯對中國的石油出口較上年同期攀升30%至3414萬噸,或每日98萬桶。截至9月底,俄羅斯產量已經達到創紀錄的1175萬桶/日,且還有新的產能投產。
6年來,中國一直都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而俄羅斯也是中國主要的能源資源進口來源之一。2016年,俄羅斯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在中國進口中占有近14%的份額。中國在俄羅斯石油出口結構中的份額達到了20.6%,這使得中國成為俄羅斯在這方面的關鍵貿易伙伴。2017年第一季度,俄羅斯面向中國的石油出口額相對于上年同期又增長了12%。
2016年,俄羅斯石油公司向中國供應了3450萬噸石油,這一數字是3年前的兩倍以上。如今在中國進口的所有石油中,有十分之一都是來自于俄油。
然而,能源資源交易只是俄油和中國企業合作的基礎。雙方合作的整體潛力范圍非常廣闊,而且雙方也積極努力通過在能源市場上展開合作,創造跨國垂直一體化供應鏈,相互投資以及進行技術、服務領域和設備交付方面的合作,加深和擴大雙方的合作。
據了解,跨國垂直一體化方面的一個重要案例是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合作開展的俄油合資天津煉油廠項目。俄油已經準備好考慮在上游、基礎設施、下游和中游等技術鏈各領域開展聯合投資活動。
開展石化行業中的聯合項目如今也有著廣闊前景,且潛力巨大,這一點已經為俄油與中國國營化工企業——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在遠東石化項目上面的合作所證實。在同一區域,俄油與中國石化(600028,股吧)攜手開展博古恰內項目。兩家公司計劃在博古恰內建造一座生產多種產品的高科技工廠。
此外,俄油還看到與中國企業在高科技服務和設備方面進行合作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該領域合作的一個重要案例是為海參崴地區的遠東紅星造船廠供應設備。為遠東紅星造船廠提供起重機的合約已經與中國企業中國南通中遠重工有限公司簽署。2016年6月,關于為遠東紅星造船廠建造和交付獨一無二的40,000噸舉力浮船塢的合約與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簽署。
國際原油市場前景撲朔迷離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歷史走勢季節形態顯示油價在四季度,尤其是每年10月往往會表現低迷,只有去年是因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其他一些產油國達成了聯合減產協議一事才逆勢上漲。當前,大家更關心的是,OPEC在11月份的下一次半年度會議上,能否把即將于明年3月到期的減產協定再繼續延續下去。OPEC本周也將召開“技術會議”為下月的全體會議打前站。
今年以來,OPEC與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國開啟原油減產行動。
就在上周,由于多空因素相互拉鋸,國際油價像坐上過山車,陷入震動格局。10月5日,沙特國王薩勒曼抵達莫斯科對俄羅斯首次訪問,訪問期間,雙方簽署了涵蓋多領域的14份合作文件,隨后油價持續上漲。
沙特和俄羅斯各自作為OPEC和非OPEC群體里最大的油氣生產國,面對當下國際油價一度接近60美元/桶的“好光景”,兩國元首有必要坐下來面對面磋商,形成“聯手穩定全球石油市場”的長效機制。
俄羅斯能源部部長諾瓦克表示,沙特國王訪問俄羅斯期間,雙方簽署了價值超過30億美元的投資協議。其中,俄羅斯與沙特對亞歐大陸能源勘探的聯合基金投資金額將達到1.5億美元。此外,據彭博社最新消息,沙特阿拉伯正計劃收購俄羅斯石油天然氣資產。
瑞銀集團表示,OPEC與其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合作伙伴,需要將石油減產協議延長至少三個月,才能使原油價格維持在當前水平。俄羅斯總統普京10月4日(上周三)在莫斯科舉行的俄羅斯能源周論壇上稱,OPEC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非OPEC國家之間達成的減產協議可以延長至2018年底,以緩解供應過剩局面。
但上周五,俄羅斯對總統普京當周稍早有關油市的言論作出澄清,指出他沒有提議延長全球減產協議,而是表示,認為有這種可能性。同時,俄羅斯和沙特石油部部長均對延長減產協議態度模糊。
受此影響,美國WTI原油價格回吐此前漲幅,并跌至49.5美元/桶以下。
投資者仍擔心美國原油出口增加,因美國原油較布蘭特原油期貨大幅折讓,令美國原油更具競爭性。但未來一周美國原油供應可能受限,根據美國安全和環境執法局,因熱帶風暴“內特”即將登陸,令美國墨西哥灣離岸油氣生產已有七成關停。
對于原油市場前景,全球多地地緣局勢對供需的影響仍是影響市場的主角。本周OPEC、EIA和國際能源署都將接連公布月度原油報告,值得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