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品牌強國,共享美好生活。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第五屆中國品牌論壇12月18日在北京舉行。政府主管部門、企業、研究機構的代表300余人共聚一堂,以“質量立國,品牌強國”為主題,開展深層次對話交流。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王東明在致辭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重要論斷,深刻闡明了科技創新和質量品牌建設的重要性,為提升我國產業競爭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科學指引,為把我國建設成為質量強國、品牌強國指明了現實路徑。這“三個轉變”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的必然要求,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必然要求。他強調,提質量、強品牌要放眼全球競爭,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要立足實體經濟,大力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要聚焦消費升級,推動解決社會主要矛盾;要強化創新引領,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要弘揚工匠精神,樹立精益求精價值導向;要堅持厲行法治,搞好制度頂層設計。
人民日報社社長李寶善致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自主品牌建設,從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從總書記作出“三個轉變”重要指示到設立“中國品牌日”,我們建設品牌強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信心、更有底氣、更有力量。近年來,中國品牌建設取得長足進步,但中國品牌在國際上真正叫得響的還不多,與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制造業大國的地位很不相稱。他提出四點建議:培育品牌要有思想自覺,更要有行動自覺;涵養品牌要追求品質,還要提升品位;發展品牌要自主創新,也要融合創新;打造品牌要企業努力,還要營造良好品牌生態。
人民日報社總編輯庹震主持開幕式。商務部部長助理、黨組成員李成鋼,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任洪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等出席論壇并致辭。
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汪同三、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董志勇等出席論壇并作專題發言。中車、中鐵、伊利、茅臺、京東、格力、中國太平等知名企業負責人與會,共話品牌發展。
人民日報社高度重視中國品牌的研究、傳播和推廣工作,此前已連續4年舉辦中國品牌論壇,為中國品牌建設凝智聚力,助推中國品牌發展壯大、提質升級。論壇還首次發布“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指數”。該指數以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基本出發點,從促進品牌經濟的維度對中國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進行的量化評價,既是反映中國品牌經濟發展的宏觀趨勢性指數,也是反映中國品牌經濟發展微觀主體競爭能力的結構性指數。指數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品牌發展(宏觀)指數為107.82,居于綠色穩定發展區間,指數已連續兩個季度高于基期標準,接近趨熱發展區間。
論壇還揭曉了“中國品牌發展(企業)指數100榜單”,以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10月23日為基準日,按照“創新引領、綜合實力、市場認同、盈利能力、社會責任和用戶美譽”六個維度的結果性指標,對企業品牌創建能力進行評價。在收錄樣本的21442家企業中,中石油、國家電網、中石化、正泰等11家能源企業品牌表現亮眼,入圍榜單。其中,中石油以923.26的指數數值位列第六,同時也在上榜的能源類企業中排名第一;國家電網以912.26的指數數值位列第八,與華為、阿里巴巴、上汽集團等企業共同躋身榜單前十名。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