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2019年10月16日訊 10月1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時隔12年對沙特展開正式訪問。這是普京對沙特國王薩勒曼2017年對莫斯科歷史性訪問的回訪,更是一次在敏感時期的重大外交博弈。
在會晤中,普京與薩勒曼就深化兩國在能源等諸多領域的合作交換了意見,雙方還強調加強兩國之間的溝通協調對保障中東地區的和平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俄羅斯與沙特的關系快速拉近,政治互動頻繁、互信加深,經貿合作增長迅速。2018年,兩國貿易額增長15%,超過10億美元。
在中東局勢日趨復雜的背景下,普京通過對利雅得的訪問,強化了俄羅斯在國際能源市場的地位,同時提升了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
積極構建新的國際石油市場機制
普京當天與沙特國王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會談后,兩國簽署20多項合作協議。其中一項關鍵協議是,兩國同意在“OPEC+”框架內加強合作,同步限制產量、推升油價。
2016年12月,曾經作為國際石油市場競爭對手的俄羅斯與沙特共同推動達成了全球石油減產協議,形成了“OPEC+”聯盟,這對于應對美國頁巖油的挑戰、保障雙方在國際石油市場的話語權和地位具有戰略意義。
今年7月初,在俄羅斯和沙特的積極支持下,“OPEC+”石油減產協議延長到2020年3月。同時,“OPEC+”成員不僅在《合作宣言》的框架內擴大了各項協議,而且還簽署了《石油生產國合作憲章》,使“OPEC+”管理框架常態化。該憲章規范了合作形式,有助于增進成員國之間的了解和信任,成為促進共同合作研發新技術的基礎。
在21世紀最初1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俄羅斯和沙特還在圍繞石油生產大國地位進行著激烈競爭,但隨著美國頁巖油的“爆發”式增長,雙方都感到了極大的威脅。近兩年,美國借助頁巖油相繼超過沙特和俄羅斯,成為石油最大生產國。于是,美國頁巖油革命推動了俄羅斯與沙特的合作,從而產生了新的國際石油市場機制。
俄羅斯與沙特兩國的收入增長嚴重依賴能源出口,盡管俄羅斯與沙特在石油出口市場方面仍是競爭對手,但雙方更清楚維持市場平衡才能帶來更高油價收益的戰略意義。
不僅如此,“OPEC+”聯盟還決定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框架內有關環境和氣候變化問題的協調會議,爭取更多國際事務的話語權。俄沙還在研究如何互相投資對方的重大能源項目。俄羅斯諾瓦特克公司和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簽署了關于液化天然氣項目的合作協議。現在,沙特加入俄北極液化天然氣項目和俄羅斯公司持股沙特阿美公司的相關談判都正在進行中。
俄羅斯正沖擊美國主導的傳統中東秩序
普京的訪問正值沙特與伊朗關系緊張以及美國在中東影響力面臨俄羅斯挑戰的關鍵時刻。針對愈加緊張的沙伊關系,普京表示,俄羅斯可就緩解沙特和伊朗緊張關系扮演積極角色。
近來,沙特與美國這兩個盟友之間開始出現裂痕。從政治角度來看,俄羅斯通過在敘利亞扮演“調停人”角色,展示了一個可靠和穩定的形象。而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特朗普的美國是不可預測和不可靠的盟友,包括敘利亞問題上的分歧、卡舒吉被殺事件、以及“愛國者”防御系統未能發揮作用的窘況。
普京對利雅得的訪問表明,俄羅斯可以與該地區任何大國展開對話,盡管在訪問中并未明確提及外界關注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采購計劃,但訪問顯示俄沙均希望在能源領域外開拓更廣闊的合作空間。此外,兩國在政治上也開始出現更多的相似立場。
雖然利雅得是華盛頓的傳統盟友,但是俄羅斯近年來和沙特關系發展迅速,表明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已經開始減弱。美國過分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在中東引發了憤怒的浪潮,其作為中東和平調停者的信譽已經喪失殆盡,連盟友沙特都頗有微詞。與此相對應,俄羅斯與中東國家在能源與軍事領域都有良好合作關系,在中東反恐中的強勢表現和在敘利亞、巴以和平問題上的公正立場,使其在中東民眾中的良好印象已經超過了美國。同時歐亞經濟聯盟與以色列、埃及自貿協定的談判也進展順利。
以反恐為契機,俄羅斯在中東正形成覆蓋從西阿富汗到東地中海地區的“影響力之弧”。隨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日益增強,未來俄羅斯還將扮演安全提供者的角色,并改變由美國主導的傳統中東秩序。(作者系上海外國語大學俄羅斯東歐中亞學院教授、中亞研究中心主任畢洪業)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