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3月14日Rigzone報道,油價錄得2008年以來最大單周跌幅,為最近一周最戲劇化的暴跌畫上句號,主要產油國正準備在石油需求受沖擊之際,向市場供應大量低價石油。在美國計劃填補國家戰略儲備后,油價在收盤后上漲。
歐佩克+成員國之間的談判破裂引發了幾十年來最嚴重的原油危機,導致當周油價下跌23%。以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為首的產油國沒有達成減產協議,反而開始增加產量。
原油價格也受到全球市場動蕩的影響,投資者不確定全球政策制定者的努力是否足以應對萎靡的市場影響。除了對依賴能源收入的經濟體造成打擊外,油價暴跌還迫使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削減支出和股息,從而抵御沖擊。需求的下降使當周汽油期貨價格顯示出歷史最差表現。
Commodity Research Group高級合伙人安德魯·勒博(Andrew Lebow)表示:“我們從未見過這樣的市場,這并不是說石油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崩盤,而是供應和需求都受到沖擊的情況就十分需要重視了。”
這種前所未有的供需危機并存的局面,已將油價波動性推高至高于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水平。汽油價格也受到影響,周四下跌了五分之一。
石油游說人士希望美國政府能夠購買石油儲備,因為當前形勢下,美國頁巖鉆探商面臨著幾十年來最嚴重的原油市場崩盤危機。托克集團(Trafigura Group)做出了最悲觀的預測之一,該公司估計全球石油需求每天可能減少至多1000萬桶。
王佳晶摘譯自Rigzone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