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22日,2020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在佛山市南海區樵山文化中心隆重召開?;顒右?ldquo;發展綠色氫能,提振世界經濟”為主題,設立開幕大會和6個主題論壇,同時邀請國家有關部委、聯合國機構等代表致辭,多位院士、國內外領軍企業發表主旨演講,為國內外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搭建深度交流的平臺,促進產業合作與技術進步。同期還舉辦第四屆中國(佛山)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及產品展覽會(CHFE2020)。
在19日的開幕大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發來賀信。萬鋼提出,此次會議是國際氫能領域的一次盛會,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消散、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的背景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中國舉辦以“發展綠色氫能 提振世界經濟”為主題的氫能產業大會,意義更顯不同。同時,萬鋼提到,佛山市是中國氫能和燃料電池發展的先行區,在產業政策、車輛推廣應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發揮了先行先試的示范作用。

重磅發布齊聚南海
打造產業前沿聚集高地
開幕大會現場,進行了2023年世界氫能技術大會聯合發布儀式,《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安全指南》新書發布,《中國氫能產業發展指數研究》啟動發布等。

2023年世界氫能技術大會(WHTC)被譽為全球氫能“奧運會”,作為全球歷史最悠久、覆蓋面最廣的氫能頂級會議,定于南海舉行。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燃料電池分會組織30余家單位、匯集一線專家經驗編寫而成的《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安全指南》,從設計、制造到應用各個環節,及整車、系統、關鍵部件等不同層面展開,探討燃料電池汽車安全性問題,對燃料電池安全性進行了總結與展望,為行業相關標準的制定和修訂提供依據,為開展安全性研究項目提供方向,推動我國相關研究與開發工作快速向前發展。
而《中國氫能產業發展指數研究》將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氫能聯盟為主體客觀中立地開展研究和評價,重點對中國區域氫能產業競爭力、中國氫能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進行評估,將為產業發展、政府決策及行業研究提供權威參考。上述重磅官宣均在南海發布,也表明了南海作為國內氫能商業化創新發展前沿高地的地位被充分認可,影響力逐漸加強。
氫能成果驚艷亮相
為產業發展貢獻“南海經驗”
在南海氫能產業項目投產儀式上,南海區的韻量燃料電池(廣東)有限公司燃料電池電堆生產項目、廣東濟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燃料電池催化劑產業化項目、佛山市攀業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空冷燃料電池堆生產項目、佛山南海氫能中心亮相。

其中,韻量項目是重塑項目在南海的重要部分,已形成一期年產5000臺套電堆的產能,實現電堆和膜電極的批量化制造;濟平催化劑項目于2020年與南海區簽約,不足半年內建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規模化全自動生產線,并投入生產,催化劑年產能2噸,可配套2萬臺套電堆;攀業項目初步完成20MW空冷燃料電池堆的生產能力,開始為各類行業客戶提供叉車、自行車、游船、掃地車、游覽車和無人機等氫燃料電池多樣化商業化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同時在本次大會上展示了相關產品;而佛山南海氫能中心位于仙湖氫谷核心區,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27萬平方米,總投資2.85億元,打造集住宿、會展、會議、科研、辦公、餐飲為一體的高端商業體,目前已集聚了佛山南海氫能館、廣東省武理工氫能產業技術研究院、華南氫安全促進中心等,致力成為全國知名的氫能科研和體驗基地。
隨后,現場進行南海區氫能產業項目簽約環節,共有16個項目進行簽約,簽約方包括中國石化集團資本、國華能源投資、江蘇清能股份、中深新產業、西安交通大學等企業和院校,項目涵蓋氫源、加氫基礎設施、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等產業鏈環節,合作方式包括研發生產、產業基金、加速孵化、中日韓合作等。
這些項目的成功簽約將推進南海氫能產業鏈趨于完善,產業專業聚集度不斷提高,為南海區未來氫能源大規模布局、高質量發展創造條件,為國內氫能產業發展貢獻“南海經驗”,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南海力量”。
此外,19日下午,現場還舉行了中日韓氫能論壇,是本次六大主題論壇中的一部分。中日韓氫能論壇旨在為中日韓三國在氫能領域的對話與合作搭建平臺、推進區域規則的建立和標準的完善,促進技術和市場的國際融合、加強務實合作,并推動在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環境保護、保障能源安全、推動未來經濟發展“新引擎”等方面深化合作;論壇上,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韓國前總理韓升洙等分別進行了視頻致辭。
佛山積極布局氫能產業,
共創綠經濟美好未來
今年,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面臨重大挑戰,因此,走綠色經濟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尤為迫切,而燃料電池汽車以及氫能技術的發展對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和降低經濟碳強度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目前中國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已超過7000輛,超過全球總數的一半,中國在推廣氫能技術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先鋒作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氫能技術的進步,中國已經具備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等多個氫能產業集群。,作為承接了UNDP示范項目的南海區,在氫能產業發展方面有著清晰的規劃思路:南海的公交車隊將在2050年前把46%的車輛換代成為氫能燃料電池車,并在擴大燃料汽車規?;\營的基礎上,致力于打造仙湖氫谷,為推動氫能經濟的產學研融合提供一流的平臺。南海氫能經濟的發展模式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氫能產業發展提供了很強的借鑒意義。
加快發展氫能產業,是全國應對氣候變化、保障能源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佛山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據悉,自2009年以來,佛山積極謀劃布局氫能產業,在培育引進產業項目、強化政策保障、推動示范應用等方面深耕細作,目前已建成廣東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等三大氫能產業基地,匯聚了超過90家涉氫企業和科創平臺,構建起國內最完善的氫能產業鏈;建成并運營加氫站15座,氫能基礎設施建設領跑全國;開通氫能源公交線路28條,投運氫燃料電池汽車近1400輛,氫能終端應用推廣規模全國最大。
此外,自去年10月,2019氫能產業大會成功召開以后,佛山搶抓機遇并聯合武漢理工大學共同組建以氫能研究為主攻方向的仙湖實驗室,引進了一汽解放南方新能源汽車基地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正式運營全國首條商用氫能有軌電車示范線,推動全市氫能產業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佛山市市長朱偉表示,當前,我國大力推進能源發展綠色低碳轉型、氫能產業步入爆發期的大背景下,本屆氫能產業大會的舉辦既是促進氫能產業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佛山學習氫能產業發展先進經驗、對接氫能領域技術和項目的重要途徑。接下來,佛山各級政府將繼續努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提供優質貼心服務,加強佛山政企聯動,共創氫能產業發展的美好明天。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