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從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獲悉,秦皇島32-6智能油田創新性的融合北斗和物聯網技術,開展物資定位跟蹤應用試點工作,此應用將替代傳統人工清點和上報模式,實現自動化物資跟蹤和統計,提高物資流轉效率,這是推動北斗和產業融合,將北斗、窄帶物聯網等新興通信技術組合的創新應用。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著眼于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衛星導航定位技術是支撐海洋及邊遠油氣田開發的關鍵核心技術,為加快推動海上平臺定位導航設備的國產化應用,根據中國海油北斗發展戰略和決策,2021年啟動了“渤海油田北斗衛星定位系統覆蓋及相關應用試點項目”。2022年渤海油田完成96個海上平臺的北斗定位系統覆蓋工作,共計76套北斗接收機、79套北斗AIS系統,北斗定位應用覆蓋率達到100%,保障了油田生產作業安全。
北斗試點應用的實施深入結合渤海油田業務特點與業務需求,以典型場景應用為切入點,結合北斗與物聯網技術,實現北斗定位終端的研發。通過在集裝箱等物資周轉設備安裝北斗定位終端,利用窄帶物聯網上傳位置信息至管理平臺,可實現連續位置上報、定時追蹤、傾斜預警、拆卸報警、智能電源管理、設備狀態管理等功能,滿足集裝箱位置連續監控和統計等需求,解決物資分布不清和物資周轉效率低等痛點問題,使管理人員及時準確掌握重要物資分布情況,提升油田物資管理水平。
北斗技術在渤海油田的覆蓋和應用落地是渤海油田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舉措,為渤海油田多技術融合創新起到了標桿示范作用,下一步,渤海油田將持續推進北斗在海上油田生產場景下的融合發展,為“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貢獻更多海油智慧、海油方案、海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