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蔚山科學技術院(UNIST)的研究團隊新近開發出二次電池的陰極材料,成功地把現有電池的容量提高了45%,使現有200多公里的電動汽車的運行距離增加100公里以上。
該研究組通過開發替代現有電池使用石墨電極的“石墨-硅復合材料”,從而成功增加了電池容量。新電極是在石墨分子之間注入20納米(10億分之一米)大小的硅粒子制作而成的,新電池的充放電速度也比現有的電池快30%以上。
預計,新電池的批量生產也十分容易,價格競爭力也會提高。該研究結果刊登在了學術雜志《自然能源》的網絡版上。
相關信息:
早在2014年韓國蔚山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UNIST)和LG化學已經研發出世界上首款可彎曲鋰電池,這款電池即使彎曲或卷起來也不會爆炸,從現在開始的三年內可以量產。除此之外,該所教授將開發一款可打印電池,用于谷歌眼鏡,預計五年內實現量產。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