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噸級深水油田煥發新生機
流花11-1/4-1油田二次開發項目
暨“海葵一號”“海基二號”
投產儀式舉行
汪東進致信 周心懷致辭并宣布投產
“海葵”盛放,“海基”挺立。9月19日上午,我國首個深水油田二次開發項目——中國海油流花11-1/4-1油田二次開發項目暨“海葵一號”“海基二號”投產儀式在廣東深圳和流花油田現場舉行。中國海油黨組書記、董事長汪東進致信祝賀,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周心懷致辭并宣布投產。
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陶永欣應邀出席。
流花11-1/4-1油田二次開發項目由流花11-1和流花4-1兩個油田組成,平均水深約305米,主要生產設施為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平臺“海基二號”和亞洲首艘圓筒型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海葵一號”,計劃投產開發井32口,高峰日產量約2700噸,油品性質為重質原油。該項目開創亞洲首例“深水導管架平臺+圓筒型FPSO”開發模式,成功攻克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在推動億噸級深水油田煥發新生機的同時,大幅降低工程建設和生產成本,為高效開發類似深水油氣田貢獻“中國方案”。
汪東進在致信中指出,有限深圳分公司科學部署、精心組織,與相關單位精誠合作、攻堅克難,成功實現“海葵一號”和“海基二號”自主設計建造,高效推動億噸級儲量的再動用,為我國中深水油氣田高效開發開辟新路徑。
汪東進強調,有限深圳分公司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集團公司“三大工程、一個行動”和“四個中心”建設目標任務,全力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深水油氣田建設,為中國海油加快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作出更大貢獻。
周心懷在致辭中表示,流花11-1/4-1油田二次開發項目的成功投產,是中國海油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又一重要成果,將為南海東部油田“2000萬噸以上穩產十年”目標注入新活力,為我國深水油氣田高效開發提供新方案,為中國海油與深圳市深化企地合作增添新動能。中國海油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勇擔“責之重者”,以精益管理和扎實作風抓好項目投產后各項工作,以實干實績實效推動海洋石油事業行穩致遠,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
在聽取現場準備情況介紹后,周心懷發出投產指令。現場員工啟動油井,“海基二號”水下機器人緩緩開啟300多米水深的采油樹,原油通過水下管匯進入生產處理系統,經“海基二號”預處理后輸往2.5公里外的“海葵一號”,火炬徐徐點燃。
投產儀式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行。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南山區有關負責同志,集團公司、有限公司總部有關部門和相關所屬單位負責同志,參與項目建設和投產的干部員工代表分別在深圳會場和油田現場參加。
首個深水油田二次開發項目
延長油田壽命30年
流花11-1油田是我國第一個深水油田
1996年3月建成投產
推動當年我國海上原油產量
首次突破1000萬噸
作為一個世界級開發難度的
深水礁灰巖油田
歷經28年開采
流花11-1油田仍有較大的開發潛力
中國海油開展油田綜合調整項目研究
推動油田群可采儲量和采收率大幅提升
開采壽命延長30年
流花11-1油田與流花4-1油田聯合開發
迎來了二次開發的機遇
深水明星組合
創新開發模式
按照常規模式
深水油氣田開發一般采用
“水下生產系統+浮式生產裝置”
但成本較高且技術難度大
項目團隊從技術、經濟、國內產業鏈建設
等多方面進行論證比選
采用干式開發技術代替水下開發方式
采用自研多點系泊系統代替單點系泊系統
開創“深水導管架平臺+圓筒型FPSO”
開發模式
建成兩大亞洲第一、
世界領先的“國之重器”
“海葵一號”總高度近90米
總重量約3.7萬噸
最大儲油量6萬噸
每天可處理原油5600噸
作為原油處理、存儲與外輸的關鍵裝備
“海葵一號”由60多萬個零部件構成
結構極其緊湊
按照南海百年一遇惡劣海況設計
可連續運行15年不回塢
“海葵一號”
為全球首個集成海洋一體化監測、
船體運動與系泊數字孿生、
三維可視化管理等
近10套數智化系統于一身的
圓筒型FPSO
可在臺風期間實現遠程遙控生產
“海基二號”總高度達428米
總重量超5萬噸
是亞洲最高最重的海上原油生產平臺
平臺搭載原油工藝和外輸系統、
生產水處理系統及電力供應系統等
300余套設備
可實現遠程水下井口控制
智能油氣開采、臺風遠程生產等功能
為更好應對深海極端惡劣環境
平臺還針對性設計配備了
深水導管架數字孿生健康管理系統
可全方位監測導管架的
環境載荷和結構響應
顯著提升深水油氣生產的
安全性和穩定性
近10年
全球70%~80%的新油氣田
發現在海洋
其中近三分之二集中在深水區
我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仍處于初期階段
增儲上產前景廣闊
流花11-1/4-1油田二次開發項目
建設歷時近4年
中國海油聯合國內40多家先進制造業企業
成功攻克一系列技術難題
實現S420級超強度鋼、
高韌性永久系泊聚酯纜繩、
自研中央控制系統等
3項世界首創技術和15項關鍵技術
國內首次應用
工程質量、安全、進度等
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標志著我國成功開創
深水油田經濟高效開發的全新模式
全類型深水油氣裝備的設計、
建造和安裝能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加快培育發展海洋能源新質生產力
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