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伊拉克開戰僅三個星期就已攻陷巴格達,這標志著戰爭即將結束。繼開戰最初的幾天攻占伊拉克南部巴士拉油田后,美英聯軍又在庫爾德游擊隊的配合下奪取了北部的基爾庫克油田。戰前每天產油250萬桶的伊拉克油田沒有像市場普遍擔心的那樣遭到伊拉克軍隊的廣泛破壞,而伊拉克戰爭比預期的提前結束,意味著伊拉克石油可能會更快(據估最遲將在6月份)地重返國際市場。業內人士認為,伊拉克石油即將恢復出口可能威脅歐佩克22--28美元油價目標的實現。
戰后,伊拉克新政權不論親美或是中立,預料聯合國都將迅速解除制裁,伊拉克13年來將首次被允許自由生產和出口石油。歐佩克也將在一定時期內允許伊拉克不受配額限制地增產石油來滿足戰后重建國家的需要。西方援助資金、技術和設備到位還將加快伊拉克增加產能的進度。
伊拉克擁有1125億桶(152億噸)石油儲量,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2618億桶,是全球第二石油儲量大國。海灣戰爭后因長期遭受國際制裁,伊拉克石油工業技術落后,設備老舊,發展遇到嚴重障礙。伊拉克戰前日產原油250萬桶,出口180萬桶,而在兩伊戰爭前,伊拉克產量最高時曾在1979年達到平均每天350萬桶。幾年來伊拉克一再表示,在解除禁運后將向歐佩克要求與伊朗同樣的石油產量配額。伊朗目前的石油出口配額是360萬桶/日。然而,除伊拉克外,還有3個成員國過去一年來一直在謀求增加產量配額,它們是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和利比亞。市場在面臨前蘇聯地區大幅增產的情況下,需要歐佩克增產的余地很小。伊拉克重返市場后開足馬力生產,而其它成員國特別是沙特將不得不讓出市場份額,并可能使其它幾個急于增產償還外國投資的成員國增加配額的希望再度落空。配額之爭將加劇歐佩克成員國之間的矛盾,結果可能渙散該組織的內部團結,動搖現有的產量價格機制,最終導致22--28美元的油價目標難以實現。
戰后,伊拉克新政權不論親美或是中立,預料聯合國都將迅速解除制裁,伊拉克13年來將首次被允許自由生產和出口石油。歐佩克也將在一定時期內允許伊拉克不受配額限制地增產石油來滿足戰后重建國家的需要。西方援助資金、技術和設備到位還將加快伊拉克增加產能的進度。
伊拉克擁有1125億桶(152億噸)石油儲量,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2618億桶,是全球第二石油儲量大國。海灣戰爭后因長期遭受國際制裁,伊拉克石油工業技術落后,設備老舊,發展遇到嚴重障礙。伊拉克戰前日產原油250萬桶,出口180萬桶,而在兩伊戰爭前,伊拉克產量最高時曾在1979年達到平均每天350萬桶。幾年來伊拉克一再表示,在解除禁運后將向歐佩克要求與伊朗同樣的石油產量配額。伊朗目前的石油出口配額是360萬桶/日。然而,除伊拉克外,還有3個成員國過去一年來一直在謀求增加產量配額,它們是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和利比亞。市場在面臨前蘇聯地區大幅增產的情況下,需要歐佩克增產的余地很小。伊拉克重返市場后開足馬力生產,而其它成員國特別是沙特將不得不讓出市場份額,并可能使其它幾個急于增產償還外國投資的成員國增加配額的希望再度落空。配額之爭將加劇歐佩克成員國之間的矛盾,結果可能渙散該組織的內部團結,動搖現有的產量價格機制,最終導致22--28美元的油價目標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