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新加坡3月24日電 由于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預算出現赤字,華盛頓理應感謝亞洲資本的大量流入,堵住美國國民儲蓄不斷擴大的缺口。迄今為止,這項安排也同樣得到亞洲歡心。為鼓勵本國出口,各國更愿意購買美元和美國政府債券而不是本國貨幣。截止2002年底,亞洲已積累了驚人的外匯儲備,達到13000億美元。
但認識到這只是權宜之計,市場規律不會讓美國永遠超脫于外,亞洲正出臺各項政策,以減少其出口對美國需求的依賴,將更多資本留在當地。特別是,各國政府正加倍加大力度推動區域債券市場,通過取消抑制消費者財政和房市的限制來促進國內需求。
“我相信,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終端需求將在區域內得到滿足。這就代表著……亞洲逐漸自力更生,不受到美國需求起伏影響……的機遇。”新西蘭央行副行長羅德瑞克.卡爾說,“我認為經常項目當前賬戶赤字最終不會持續很久,因此這個弱點是無法回避的。唯一的問題是:市場和政策制定者是在調整曲線之前還是在調整曲線之后?”卡爾在近期的金融產業會議上發出疑問。
當一國不能產生足夠的儲蓄來支持投資時,經常項目赤字就會上升,迫使其依賴于外國資金來填補缺口。美國經常項目赤字已接近國內生產總值(GDP)5個百分點,并且由于政府赤字,這個比例還在擴大當中。
“只有在商品(美國)帝國能夠通過亞洲資本獲得資金的時候,美國戰爭費用才能夠持續。”獨立戰略的大衛.羅切(David Roche)在報告中指出。
因此,減少經常項目赤字的壓力突出其來,這對美國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如果勒緊腰帶牽涉到疲軟的美元和高利率,這種調整也會使亞洲各國央行所持有的美國政府債務貶值。
萌芽中的債券市場
臺灣已經承認,在其價值1660億美元的儲備中,歐元現在已成為繼美元之后的第二大貨幣。不過,亞洲各國央行通常在脫手美元,使其儲備多樣化從而分散風險方面落后,更不要說效仿墨西哥了。墨西哥上周表示,5月2日起將通過每日美元交易來逐步有序地減少外匯儲備。但由于美國經常項目赤字仍在上漲,以及短期內美國利率將保持40年來的最低水平,政策制定者意識到他們所冒的風險。
“我認為亞洲一些國家將所持有的儲備轉換成高收益資產還有相當空間。”新加坡財政部副部長林建方說。在上周的發言中,林說這些儲備已遠遠超過了兌換率管理或進口保險的要求。“轉移這些儲備的一小部分,增加其它國家或公司債券,包括亞洲國家和公司,可以分散風險,提高收益。考慮到當前美國利率極低,這種轉變也是很合時宜的。”
亞洲債券市場的籌劃已久,一直懸而未決,但最終總算有了動力。“可能不久的將來就可以啟動了。” 東盟秘書長王慶雄(Ong Keng Yong音譯)對路透社記者說。希望是:羽翼已豐的債券市場可以促使投資資本留在當地。各國財長們及其代表下個月將出席馬尼拉會議,5月份出席伊斯坦布爾會議,屆時將探討具體事宜。
中國
至于亞洲能否在貿易上取得更大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這個問題,經濟學家們異口同聲的答案是:中國。2002年頭10個月,東盟對中國的出口增長了56%,世行副總裁孔杰忠(Jemal-ud-din Kassum)說。“在抵銷各個經濟體出口依賴美國、歐盟和日本這種脆弱性方面,中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說。
自70年代末以來,亞洲內部貿易(不包括日本)已經翻番,目前占該區域貿易總額的40%。中國是跨國公司大軍供應鏈的最后一個環節,為增長提供了動力。由于入世后削減關稅,中國進口去年高速增長,亞洲國家進口額激升40.2%,幾乎是其整體進口增長率的2倍,第一波士頓經濟學家巴素(P.K. Basu)說。雖然亞洲出口美國和歐盟的比重從1998年的35.9%萎縮為2002年的30.8%,但向中國包括香港的出口從18.6%增長到20.8%,巴素在報告中說。經濟學家們說,即使中國中產階級快速增長,中國仍然不會很快將美國擠出亞洲主要市場。由于一半左右亞洲區域內貿易依賴于區域外的消費者,向中國的出口主要是滿足該國出口。香港德國銀行首席亞洲經濟學家邁克.斯賓遜說,同時,中國消費品出口市場仍然較小。WTO關稅削減可能促進中國地區的銷售,但得瞅準時機。“我認為這是必然的。但此時這只是一個愿望而不是現實,即亞洲需求將越來越集中在中國。”斯賓遜說。
“對亞洲而言,這是一個孰先孰后的問題。如果美國經常項目赤字寬松,而且我相信所有人都認同將來美國經常項目赤字會變得寬松,但對終端產品而言,中國更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較為封閉的市場,因此亞洲可能還要經歷一個緩慢增長的時期。”
據《WTO信息網》
但認識到這只是權宜之計,市場規律不會讓美國永遠超脫于外,亞洲正出臺各項政策,以減少其出口對美國需求的依賴,將更多資本留在當地。特別是,各國政府正加倍加大力度推動區域債券市場,通過取消抑制消費者財政和房市的限制來促進國內需求。
“我相信,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終端需求將在區域內得到滿足。這就代表著……亞洲逐漸自力更生,不受到美國需求起伏影響……的機遇。”新西蘭央行副行長羅德瑞克.卡爾說,“我認為經常項目當前賬戶赤字最終不會持續很久,因此這個弱點是無法回避的。唯一的問題是:市場和政策制定者是在調整曲線之前還是在調整曲線之后?”卡爾在近期的金融產業會議上發出疑問。
當一國不能產生足夠的儲蓄來支持投資時,經常項目赤字就會上升,迫使其依賴于外國資金來填補缺口。美國經常項目赤字已接近國內生產總值(GDP)5個百分點,并且由于政府赤字,這個比例還在擴大當中。
“只有在商品(美國)帝國能夠通過亞洲資本獲得資金的時候,美國戰爭費用才能夠持續。”獨立戰略的大衛.羅切(David Roche)在報告中指出。
因此,減少經常項目赤字的壓力突出其來,這對美國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如果勒緊腰帶牽涉到疲軟的美元和高利率,這種調整也會使亞洲各國央行所持有的美國政府債務貶值。
萌芽中的債券市場
臺灣已經承認,在其價值1660億美元的儲備中,歐元現在已成為繼美元之后的第二大貨幣。不過,亞洲各國央行通常在脫手美元,使其儲備多樣化從而分散風險方面落后,更不要說效仿墨西哥了。墨西哥上周表示,5月2日起將通過每日美元交易來逐步有序地減少外匯儲備。但由于美國經常項目赤字仍在上漲,以及短期內美國利率將保持40年來的最低水平,政策制定者意識到他們所冒的風險。
“我認為亞洲一些國家將所持有的儲備轉換成高收益資產還有相當空間。”新加坡財政部副部長林建方說。在上周的發言中,林說這些儲備已遠遠超過了兌換率管理或進口保險的要求。“轉移這些儲備的一小部分,增加其它國家或公司債券,包括亞洲國家和公司,可以分散風險,提高收益。考慮到當前美國利率極低,這種轉變也是很合時宜的。”
亞洲債券市場的籌劃已久,一直懸而未決,但最終總算有了動力。“可能不久的將來就可以啟動了。” 東盟秘書長王慶雄(Ong Keng Yong音譯)對路透社記者說。希望是:羽翼已豐的債券市場可以促使投資資本留在當地。各國財長們及其代表下個月將出席馬尼拉會議,5月份出席伊斯坦布爾會議,屆時將探討具體事宜。
中國
至于亞洲能否在貿易上取得更大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這個問題,經濟學家們異口同聲的答案是:中國。2002年頭10個月,東盟對中國的出口增長了56%,世行副總裁孔杰忠(Jemal-ud-din Kassum)說。“在抵銷各個經濟體出口依賴美國、歐盟和日本這種脆弱性方面,中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說。
自70年代末以來,亞洲內部貿易(不包括日本)已經翻番,目前占該區域貿易總額的40%。中國是跨國公司大軍供應鏈的最后一個環節,為增長提供了動力。由于入世后削減關稅,中國進口去年高速增長,亞洲國家進口額激升40.2%,幾乎是其整體進口增長率的2倍,第一波士頓經濟學家巴素(P.K. Basu)說。雖然亞洲出口美國和歐盟的比重從1998年的35.9%萎縮為2002年的30.8%,但向中國包括香港的出口從18.6%增長到20.8%,巴素在報告中說。經濟學家們說,即使中國中產階級快速增長,中國仍然不會很快將美國擠出亞洲主要市場。由于一半左右亞洲區域內貿易依賴于區域外的消費者,向中國的出口主要是滿足該國出口。香港德國銀行首席亞洲經濟學家邁克.斯賓遜說,同時,中國消費品出口市場仍然較小。WTO關稅削減可能促進中國地區的銷售,但得瞅準時機。“我認為這是必然的。但此時這只是一個愿望而不是現實,即亞洲需求將越來越集中在中國。”斯賓遜說。
“對亞洲而言,這是一個孰先孰后的問題。如果美國經常項目赤字寬松,而且我相信所有人都認同將來美國經常項目赤字會變得寬松,但對終端產品而言,中國更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較為封閉的市場,因此亞洲可能還要經歷一個緩慢增長的時期。”
據《WTO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