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的縣,如何通過產權制度改革使改革和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加快縣域經濟的發展?寬城滿族自治縣經過幾年的改革實踐,給經濟欠發展、工業基礎較弱的縣區提供了許多成功的經驗。
多年來,寬城在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上,始終堅持因企制宜,一企一策的原則,循序漸進,在改革的實踐中探索出一套切合企業實際而行之有效的退出方式和途徑。
1、出讓企業產權,以售促退。為充分發揮寬城臨近京津唐的區位優勢,借助京津唐地區的經濟輻射作用,寬城對那些靠自身實力難以搞活而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以資源換市場,將資源變資本,加快資源配置力度,實現結構調整。該縣先后成功運作了豆子溝鐵礦的產權出售、北大嶺鐵礦等7家鐵礦出售控股權,使寬城國有企業對外開放、結構調整、產權制度改革有了實質性突破。豆子溝鐵礦曾是市屬企業,1995年1月正式投產,至1998年10月,累計虧損4400萬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60%,企業經營難以為繼。1998年10月下放到縣,企業經營狀況雖有一定好轉,但資產結構不合理、投入乏力、機制不活、包袱沉重等深層次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企業發展舉步維難。縣委、縣政府經過審慎分析,決定在接收安置全部職工、承擔全部債權債務的前提下,將豆子溝鐵礦以1000萬元出售給遵化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唐山建龍鋼鐵有限公司,建龍公司在收購豆子溝鐵礦以后,及時追加了投入,對礦產資源重新進行勘探,企業發展后勁明顯加強,2001年企業繳納稅金1800萬元,實現利潤850萬元。2001年,又將北大嶺、三道河、唐家莊等7家鐵礦采取捆綁形式,通過采礦權、土地使用權評估彌補虧損后,出資2530萬元,吸納唐山某鋼鐵有限公司,組建了寬豐礦業有限公司,通過唐山該鋼鐵有限公司的控股,優化了資產結構,資產負債率由改制前的128%降為85%,而且通過技術改造和提高回采率,年增產鐵精粉20萬噸,增加礦山服務年限10年左右,為企業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目前,全縣48家國有企業中有8家企業產權全部或部分出售,收回國有資產5000萬元。
2、加快股份制改造,以股促退。
對那些產品有優勢,發展前景較好的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充分利用股份制融資功能和體制優勢,順利實現國有退出。種子公司是該縣農業上的龍頭企業,經濟效益較好,1998年進行股份制改造,職工認購企業80%的股份,國家股占20%,該產業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1999年和2000年連續兩年干旱,使企業經營出現了危機,為了節約開支,該用雇工的工作全部自己干,冬季辦公樓即使不取暖仍堅持工作,在全體員工共同努力下,企業渡過了難關,2001年,種子喜獲豐收,實現利潤400萬元。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年終股東大會通過了降低分紅比例,加大公積金提取比例的決議。可以說,體制救活了企業,改革轉變了人們的觀念。該縣某鐵廠能耗比較大,1996年停產后,為了達到產業調整的目的,采取股份制形式進行了轉產改造,安徽一家金屬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出資200萬元,買斷該企業58%的股權,安置原企業職工70多人,盤活資產560萬元。全縣23家進行股份制改造的企業,共融資9000多萬元,有效地解決了企業資金不足、生產后勁乏力的問題,同時,通過股份制改造調整和優化了所有制結構。
3、轉讓經營權,以租促退。對一部分進行產權制度改革條件尚未成熟的企業,作為暫時性過渡措施,通過轉讓經營權的方式,實行租賃經營,通過租賃經營盤活資產,搞活企業。該縣某鋼鐵有限公司自1995年建廠后,由于資金、技術等諸多因素的原因,生產一直不達產,連年虧損,到2000年10月份,累計虧損1700多萬元,資產負債率達到160%,企業生產舉步維艱,11月份由兆豐鋼鐵有限公司經營后,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先后投入技改資金380萬元,流動資金近2000萬元,強化管理,降低消耗,在消化鐵精粉漲價因素增加成本110元的情況下,噸生鐵成本由原來的1100元降到942元,一舉扭虧為盈,2001年創利稅230萬元,同時安排原企業全部職工就業。皂素廠由于受資金的影響,1995年至1997年一直處于停產狀態,1998年由四川踏水皂素廠租賃經營后,引進了先進的生產工藝,加大了流動及技改資金的投入,使企業恢復了正常生產,1999年生產皂素20噸,是皂素廠建廠以來的總和。白酒廠和啤酒廠由于受稅收、管理、技術及資金的影響,企業生產一直虧損,分別實行租賃經營后,企業形勢日趨看好,目前,經營者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資本積累,正積極運行買斷企業全部產權,待時機成熟,國有成分全部退出。幾年來,通過租賃形式,使啤酒廠、白酒廠、輕質材料廠、糧油加工廠等一批停產半停產企業全部啟動了生產,盤活存量資產1.1億元,使1600名下崗職工重返工作崗位,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經濟日報》
多年來,寬城在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上,始終堅持因企制宜,一企一策的原則,循序漸進,在改革的實踐中探索出一套切合企業實際而行之有效的退出方式和途徑。
1、出讓企業產權,以售促退。為充分發揮寬城臨近京津唐的區位優勢,借助京津唐地區的經濟輻射作用,寬城對那些靠自身實力難以搞活而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以資源換市場,將資源變資本,加快資源配置力度,實現結構調整。該縣先后成功運作了豆子溝鐵礦的產權出售、北大嶺鐵礦等7家鐵礦出售控股權,使寬城國有企業對外開放、結構調整、產權制度改革有了實質性突破。豆子溝鐵礦曾是市屬企業,1995年1月正式投產,至1998年10月,累計虧損4400萬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60%,企業經營難以為繼。1998年10月下放到縣,企業經營狀況雖有一定好轉,但資產結構不合理、投入乏力、機制不活、包袱沉重等深層次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企業發展舉步維難。縣委、縣政府經過審慎分析,決定在接收安置全部職工、承擔全部債權債務的前提下,將豆子溝鐵礦以1000萬元出售給遵化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唐山建龍鋼鐵有限公司,建龍公司在收購豆子溝鐵礦以后,及時追加了投入,對礦產資源重新進行勘探,企業發展后勁明顯加強,2001年企業繳納稅金1800萬元,實現利潤850萬元。2001年,又將北大嶺、三道河、唐家莊等7家鐵礦采取捆綁形式,通過采礦權、土地使用權評估彌補虧損后,出資2530萬元,吸納唐山某鋼鐵有限公司,組建了寬豐礦業有限公司,通過唐山該鋼鐵有限公司的控股,優化了資產結構,資產負債率由改制前的128%降為85%,而且通過技術改造和提高回采率,年增產鐵精粉20萬噸,增加礦山服務年限10年左右,為企業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目前,全縣48家國有企業中有8家企業產權全部或部分出售,收回國有資產5000萬元。
2、加快股份制改造,以股促退。
對那些產品有優勢,發展前景較好的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充分利用股份制融資功能和體制優勢,順利實現國有退出。種子公司是該縣農業上的龍頭企業,經濟效益較好,1998年進行股份制改造,職工認購企業80%的股份,國家股占20%,該產業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1999年和2000年連續兩年干旱,使企業經營出現了危機,為了節約開支,該用雇工的工作全部自己干,冬季辦公樓即使不取暖仍堅持工作,在全體員工共同努力下,企業渡過了難關,2001年,種子喜獲豐收,實現利潤400萬元。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年終股東大會通過了降低分紅比例,加大公積金提取比例的決議。可以說,體制救活了企業,改革轉變了人們的觀念。該縣某鐵廠能耗比較大,1996年停產后,為了達到產業調整的目的,采取股份制形式進行了轉產改造,安徽一家金屬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出資200萬元,買斷該企業58%的股權,安置原企業職工70多人,盤活資產560萬元。全縣23家進行股份制改造的企業,共融資9000多萬元,有效地解決了企業資金不足、生產后勁乏力的問題,同時,通過股份制改造調整和優化了所有制結構。
3、轉讓經營權,以租促退。對一部分進行產權制度改革條件尚未成熟的企業,作為暫時性過渡措施,通過轉讓經營權的方式,實行租賃經營,通過租賃經營盤活資產,搞活企業。該縣某鋼鐵有限公司自1995年建廠后,由于資金、技術等諸多因素的原因,生產一直不達產,連年虧損,到2000年10月份,累計虧損1700多萬元,資產負債率達到160%,企業生產舉步維艱,11月份由兆豐鋼鐵有限公司經營后,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先后投入技改資金380萬元,流動資金近2000萬元,強化管理,降低消耗,在消化鐵精粉漲價因素增加成本110元的情況下,噸生鐵成本由原來的1100元降到942元,一舉扭虧為盈,2001年創利稅230萬元,同時安排原企業全部職工就業。皂素廠由于受資金的影響,1995年至1997年一直處于停產狀態,1998年由四川踏水皂素廠租賃經營后,引進了先進的生產工藝,加大了流動及技改資金的投入,使企業恢復了正常生產,1999年生產皂素20噸,是皂素廠建廠以來的總和。白酒廠和啤酒廠由于受稅收、管理、技術及資金的影響,企業生產一直虧損,分別實行租賃經營后,企業形勢日趨看好,目前,經營者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資本積累,正積極運行買斷企業全部產權,待時機成熟,國有成分全部退出。幾年來,通過租賃形式,使啤酒廠、白酒廠、輕質材料廠、糧油加工廠等一批停產半停產企業全部啟動了生產,盤活存量資產1.1億元,使1600名下崗職工重返工作崗位,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