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的財政政策自1998年實施以來已連續五年,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是顯著的,今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國債投資規模仍將達1500億元。在經濟運行未形成穩定的自主增長機制之前,預計這一政策取向仍會延續。而使積極財政政策效果得到進一步的發揮,需要處理好三個方面的關系。
第一個方面是擴大支出的政策與進一步完善財政體制的關系,這是就財政政策與財政體制而言,核心是解決好財政體制的承受力問題。1998年以來的積極財政政策是在1994年分稅制改革后建立的財政體制框架下運行的,這個財政體制在1994年以后的幾年內迅速實現了“兩個比重”的提高和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從而為承載積極財政政策提供了較好的基礎,因此財政體制改革是成功的。但是也有不完善之處,突出表現在省以下財政體制不規范,財權、事權關系不明確,中央財政實際可支配財力有限,宏觀調控能力不足等方面。在實際運行中也逐漸暴露出地區差距拉大、宏觀平衡能力不足、部分縣鄉財政困難加劇等問題。要使積極財政政策繼續得以落實,必須配合以完善財政體制的改革措施,增強體制的承載能力,實現中央財政和全國財政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個方面是擴大投資的政策與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關系,確保財政政策產生積極效果,解決供給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擴大投資是積極財政政策應對經濟失速的核心內容,五年中6600億元的國債投資和由此拉動的3萬億元的社會投資對保持經濟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在利用投資擴大完成一些大型項目建設的同時,一些問題也表現得越來越明顯:一是民間投資的不確定性因素很多,國有部分的投資仍然起著主導作用,并逐漸改變著固定資產的存量結構。二是在投資總量擴張的同時,各地為了應對經濟增長減緩、增加就業,紛紛擴大了地方性投資,新建地方性的支柱產業以支持經濟發展,使得小規模、低水平、重復性投資上升,投資不經濟問題變得突出。三是由區域性重復建設和其他因素引起的鋼材、玻璃、水泥等行業擴張過快、房地產投資出現局部過熱的問題,產業結構的不合理有所固化。
第三個方面是擴大消費的政策與擴大就業和社會保障的關系,這是著眼于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目前對消費需求的拉動效果始終不太理想,除了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原因外,更主要的還是來自于經濟轉軌的深刻影響。相對于改革前期的價格補貼等支出而言,目前國家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職工的公共醫療費、公共養老金、公共住宅和公共失業保險方面的負擔、城鄉居民家庭子女受教育的公共補助等方面的成本支付都很大。正是這些因素的限制,使刺激消費的政策打了折扣。日益突出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既影響著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又吃掉了大量的財政支出。
以上三個方面構成了目前積極財政政策與體制之間的基本關系。發揮積極財政政策作用,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其實質與核心就是處理好發展經濟與深化改革的關系,處理好保持經濟穩定增長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系。這就決定了積極的財政政策的制定與實施,越來越需要置于經濟發展與改革的全局中去加以考慮。
據《經濟日報》
第一個方面是擴大支出的政策與進一步完善財政體制的關系,這是就財政政策與財政體制而言,核心是解決好財政體制的承受力問題。1998年以來的積極財政政策是在1994年分稅制改革后建立的財政體制框架下運行的,這個財政體制在1994年以后的幾年內迅速實現了“兩個比重”的提高和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從而為承載積極財政政策提供了較好的基礎,因此財政體制改革是成功的。但是也有不完善之處,突出表現在省以下財政體制不規范,財權、事權關系不明確,中央財政實際可支配財力有限,宏觀調控能力不足等方面。在實際運行中也逐漸暴露出地區差距拉大、宏觀平衡能力不足、部分縣鄉財政困難加劇等問題。要使積極財政政策繼續得以落實,必須配合以完善財政體制的改革措施,增強體制的承載能力,實現中央財政和全國財政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個方面是擴大投資的政策與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關系,確保財政政策產生積極效果,解決供給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擴大投資是積極財政政策應對經濟失速的核心內容,五年中6600億元的國債投資和由此拉動的3萬億元的社會投資對保持經濟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在利用投資擴大完成一些大型項目建設的同時,一些問題也表現得越來越明顯:一是民間投資的不確定性因素很多,國有部分的投資仍然起著主導作用,并逐漸改變著固定資產的存量結構。二是在投資總量擴張的同時,各地為了應對經濟增長減緩、增加就業,紛紛擴大了地方性投資,新建地方性的支柱產業以支持經濟發展,使得小規模、低水平、重復性投資上升,投資不經濟問題變得突出。三是由區域性重復建設和其他因素引起的鋼材、玻璃、水泥等行業擴張過快、房地產投資出現局部過熱的問題,產業結構的不合理有所固化。
第三個方面是擴大消費的政策與擴大就業和社會保障的關系,這是著眼于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目前對消費需求的拉動效果始終不太理想,除了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原因外,更主要的還是來自于經濟轉軌的深刻影響。相對于改革前期的價格補貼等支出而言,目前國家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職工的公共醫療費、公共養老金、公共住宅和公共失業保險方面的負擔、城鄉居民家庭子女受教育的公共補助等方面的成本支付都很大。正是這些因素的限制,使刺激消費的政策打了折扣。日益突出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既影響著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又吃掉了大量的財政支出。
以上三個方面構成了目前積極財政政策與體制之間的基本關系。發揮積極財政政策作用,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其實質與核心就是處理好發展經濟與深化改革的關系,處理好保持經濟穩定增長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系。這就決定了積極的財政政策的制定與實施,越來越需要置于經濟發展與改革的全局中去加以考慮。
據《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