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見,如果沒有SARS ,今年的宏觀經濟將會呈現出讓人驚異的增長態勢?!爸袊母咴鲩L可能為將全球拉出通貨緊縮作出重大貢獻?!彼螄嗾f。
國家統計局于7月10日公布的全國工業生產情況顯示,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3633億元,同比增長16.9%,增速比上月提高3.2個百分點,上半年累計共完成工業增加值18363億元,同比增長16.2%,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長態勢。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認為,盡管各項統計數字還沒有完全公布,但從上半年工業和進出口的情況看,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很多人高估了SARS 對經濟的影響,而如果沒有SARS,顯然各項指標數字會更高。
最樂觀的預測都顯保守
今年年初,宋國青在接受《證券市場周刊》采訪時曾表示,他對今年和未來兩年中國宏觀經濟非常看好,這3年GDP的平均增長將達到10%。5月份,由于非典在全國范圍內蔓延,經濟學家和各預測機構紛紛調低了預測,宋國青也將全年預期調低到8.3%,并認為明年1季度會相當低。后來的情況表明,SARS 的結束比原來最樂觀的估計還要快,而6月份的外貿和工業數字反映出強勁的增長。“如果沒有SARS,今年的經濟增長率應當超過10%了,比年初最樂觀的估計還要好,”宋國青說。根據統計局公布的數字,輕重工業生產增長均有明顯加快。6月份重工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18.2%,輕工業同比增長14.9%。大多數行業增速都明顯提高,其中受非典影響較大的行業回升勢頭明顯。另外,6月份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6.6%。而汽車產量達到35萬輛,同比增長31.8%,其中轎車產量17.9萬輛,同比增長82.9%。受汽車生產快速增長的刺激,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對工業增長的拉動作用比上月提高0.6%個百分點。
在各預測機構所作的第二季度預測中,認為受非典影響最大的首當其沖是消費,其次就是進出口。然而,根據統計數據,6月份工業產品出口同比增長29.6%,增速比上月加快3.6%,上半年累計,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29.4%,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長速度。另據上海海關統計,上海口岸上半年進出口總額為891.6億美元,同比增長42.5%,其中出口增長36.1%,進口增長51.5%。以上這些數據都為今年GDP的高增長提供了保障。可以想見,如果沒有SARS 影響,今年宏觀經濟增長將會呈現怎樣的增長態勢。“中國的高增長可能為將全球拉出通貨緊縮作出重大貢獻?!彼螄嗾f。
經濟快速增長并非突變
宋國青認為,目前宏觀經濟呈現出高速增長主要有三個主要原因,首先是企業利潤和資產狀況的改善。在1997年-1998年,中國的存貸款利率相對于通貨膨脹率非常高,導致企業盈利能力非常差,由此產生了普遍的銀行惜貸。后來開始逐步降息,使企業利潤情況得到改善。2001年存貸款的利率比1997年降低了約5個百分點,一年期存款利率從7.4%降到2%,貸款利率也相應下調。以國有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負債8萬億元計算,利率降低5個百分點就相當于使企業多了4000億利潤。在幾年的利潤改善以后,企業的凈資產出現了改觀。同時,經過多年積累,外資的總規模已經相當大。外資企業自有資金充裕,負債率比較低。在企業利潤和凈資產得到改善的情況下,銀行敢于發放貸款,使貨幣供給增長率上升。第二是,大幅度降低利率使居民的消費傾向相對上升。象住房汽車這些耐用消費項目對利率非常敏感,低利率刺激了購買。貨幣供給增加和消費傾向相對上升推動了內需的擴張,在出口也快速增長的情況下,總需求增長率得到恢復并迅速上升。
另一個原因就是近幾年來企業產量和銷售量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庫存幾乎沒有增長,相對庫存大幅下降。宋國青強調,貨幣供給增長率的上升是推動總需求增長率上升的基本原因。去年以來貸款加速增長,外資進入導致的貨幣供給也快速增長。從5月份的數據和6月份的部分數據來看,貨幣供給快速增長的勢頭并沒有改變。這并不意味著SARS 沒有影響,而意味著貨幣供給和總需求增長的內在沖動非常強烈。
已經出現經濟過熱了嗎?
關于是否已經出現了過熱或者過熱傾向的問題,宋國青認為,目前中國經濟潛在可持續的增長率可以按9%來估計,但這并不意味著超過9%就是過熱,主要原因是前幾年經濟增長率偏低,生產能力利用率偏低。一段時間太低了,下一段時間高一點是恢復性的。生產能力利用率這個指標還稍微窄了一些,應當考慮總的可用資源,包括國內生產能力和可以從進出口當中調整出來的資源。現在是貿易順差,從順差到平衡還可以調整出來一些資源來增加國內供給。因為外匯儲備很多,需要的時候出現一定逆差也不是問題。當然要注意防止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的過度波動?,F在估計經濟形勢,涉及到積極財政政策、包括匯率政策在內的整個對外經濟政策,以及其他很多方面的問題,應當全面考慮,不能在假定其他政策不變的情況從一個方面考慮問題。
宋國青特別強調,由于外資外貿已經占整個國民經濟活動的一個很大的比例,特別是世界經濟的互相聯系比過去更緊密,也由于國內市場經濟的發展,今后對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應當更注意運用利率匯率這些價格杠桿,考慮各種政策的組合拳。
據《證券市場周刊》
國家統計局于7月10日公布的全國工業生產情況顯示,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3633億元,同比增長16.9%,增速比上月提高3.2個百分點,上半年累計共完成工業增加值18363億元,同比增長16.2%,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長態勢。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認為,盡管各項統計數字還沒有完全公布,但從上半年工業和進出口的情況看,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很多人高估了SARS 對經濟的影響,而如果沒有SARS,顯然各項指標數字會更高。
最樂觀的預測都顯保守
今年年初,宋國青在接受《證券市場周刊》采訪時曾表示,他對今年和未來兩年中國宏觀經濟非常看好,這3年GDP的平均增長將達到10%。5月份,由于非典在全國范圍內蔓延,經濟學家和各預測機構紛紛調低了預測,宋國青也將全年預期調低到8.3%,并認為明年1季度會相當低。后來的情況表明,SARS 的結束比原來最樂觀的估計還要快,而6月份的外貿和工業數字反映出強勁的增長。“如果沒有SARS,今年的經濟增長率應當超過10%了,比年初最樂觀的估計還要好,”宋國青說。根據統計局公布的數字,輕重工業生產增長均有明顯加快。6月份重工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18.2%,輕工業同比增長14.9%。大多數行業增速都明顯提高,其中受非典影響較大的行業回升勢頭明顯。另外,6月份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6.6%。而汽車產量達到35萬輛,同比增長31.8%,其中轎車產量17.9萬輛,同比增長82.9%。受汽車生產快速增長的刺激,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對工業增長的拉動作用比上月提高0.6%個百分點。
在各預測機構所作的第二季度預測中,認為受非典影響最大的首當其沖是消費,其次就是進出口。然而,根據統計數據,6月份工業產品出口同比增長29.6%,增速比上月加快3.6%,上半年累計,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29.4%,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長速度。另據上海海關統計,上海口岸上半年進出口總額為891.6億美元,同比增長42.5%,其中出口增長36.1%,進口增長51.5%。以上這些數據都為今年GDP的高增長提供了保障。可以想見,如果沒有SARS 影響,今年宏觀經濟增長將會呈現怎樣的增長態勢。“中國的高增長可能為將全球拉出通貨緊縮作出重大貢獻?!彼螄嗾f。
經濟快速增長并非突變
宋國青認為,目前宏觀經濟呈現出高速增長主要有三個主要原因,首先是企業利潤和資產狀況的改善。在1997年-1998年,中國的存貸款利率相對于通貨膨脹率非常高,導致企業盈利能力非常差,由此產生了普遍的銀行惜貸。后來開始逐步降息,使企業利潤情況得到改善。2001年存貸款的利率比1997年降低了約5個百分點,一年期存款利率從7.4%降到2%,貸款利率也相應下調。以國有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負債8萬億元計算,利率降低5個百分點就相當于使企業多了4000億利潤。在幾年的利潤改善以后,企業的凈資產出現了改觀。同時,經過多年積累,外資的總規模已經相當大。外資企業自有資金充裕,負債率比較低。在企業利潤和凈資產得到改善的情況下,銀行敢于發放貸款,使貨幣供給增長率上升。第二是,大幅度降低利率使居民的消費傾向相對上升。象住房汽車這些耐用消費項目對利率非常敏感,低利率刺激了購買。貨幣供給增加和消費傾向相對上升推動了內需的擴張,在出口也快速增長的情況下,總需求增長率得到恢復并迅速上升。
另一個原因就是近幾年來企業產量和銷售量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庫存幾乎沒有增長,相對庫存大幅下降。宋國青強調,貨幣供給增長率的上升是推動總需求增長率上升的基本原因。去年以來貸款加速增長,外資進入導致的貨幣供給也快速增長。從5月份的數據和6月份的部分數據來看,貨幣供給快速增長的勢頭并沒有改變。這并不意味著SARS 沒有影響,而意味著貨幣供給和總需求增長的內在沖動非常強烈。
已經出現經濟過熱了嗎?
關于是否已經出現了過熱或者過熱傾向的問題,宋國青認為,目前中國經濟潛在可持續的增長率可以按9%來估計,但這并不意味著超過9%就是過熱,主要原因是前幾年經濟增長率偏低,生產能力利用率偏低。一段時間太低了,下一段時間高一點是恢復性的。生產能力利用率這個指標還稍微窄了一些,應當考慮總的可用資源,包括國內生產能力和可以從進出口當中調整出來的資源。現在是貿易順差,從順差到平衡還可以調整出來一些資源來增加國內供給。因為外匯儲備很多,需要的時候出現一定逆差也不是問題。當然要注意防止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的過度波動?,F在估計經濟形勢,涉及到積極財政政策、包括匯率政策在內的整個對外經濟政策,以及其他很多方面的問題,應當全面考慮,不能在假定其他政策不變的情況從一個方面考慮問題。
宋國青特別強調,由于外資外貿已經占整個國民經濟活動的一個很大的比例,特別是世界經濟的互相聯系比過去更緊密,也由于國內市場經濟的發展,今后對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應當更注意運用利率匯率這些價格杠桿,考慮各種政策的組合拳。
據《證券市場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