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北京奧運會期間將產生1萬噸以上垃圾,包括4%的塑料垃圾,如果采用傳統的不可回收塑料制品將對環境造成很大的負擔。為此,經過全球招標采購,7月8日北京奧運會有關機構與南京比澳格公司正式簽訂合同,奧運比賽場館和奧運村需要的570萬個垃圾袋全部采用該公司的全生物降解塑料袋。這種塑料袋以玉米淀粉為原料,丟棄后72天內即可自然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污染。此外,奧運會舉辦期間,在集中用餐地點將有選擇地使用生物降解塑料餐具,而在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場所將全部使用生物降解塑料餐具,所有的垃圾袋都將使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同時,奧運場館所需的約10萬把臨時塑料座椅也將由生物降解塑料制造。
生物降解塑料已經在多屆奧運會和大型國際博覽會上得到成功使用。其中,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已大量使用了環保生態塑料,在澳大利亞促進了生態材料的產業化。2002年的美國鹽湖城冬奧會和2005年的日本世博會及2006年的意大利都靈冬奧會,也都有使用生物降解塑料的先例。
北京奧運會作為國內最有可能率先大規模應用生物降解材料制品的示范場,對引領綠色環保的消費理念具有重大意義。北京奧運會將大量采用生物降解材料制品如塑料袋、一次性餐盒及臨時塑料桌椅等,極大地激發了生物降解材料產業的市場熱情。
但不少業界企業反映,與奧運會短暫的可降解材料市場“盛宴”相比,企業更看重“奧運后”經濟效應,及生物降解材料產業在奧運會巨大示范和宣傳效應帶動下,值得期待的持續穩定增長。臺灣瑞旗公司董事長特別助理潘威志說,很多生產生物降解制品的企業并不是指望在奧運會上賺錢,而是想借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契機讓廣大公眾認識到生物降解材料的優良性能和環保優勢,這樣對企業來說在中國才有未來的經濟效益。北京漢諾科創公司董事長程國仁博士更是看中了“奧運后”經濟,他認為,通過綠色奧運的契機,可以使農業、工業、紡織業等很多領域真正使用上生物降解制品。奧運會過后,很多企業就可以大力開發與生物降解制品相關的產品,進入尋常百姓的生活。比如,生物塑料鉛筆盒、淀粉全生物降解拼插及剪貼兒童玩具等等。這種特性的物品,不會對孩子有任何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