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物產業將成為武漢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昨日,在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省市領導羅清泉、李鴻忠、楊松、張昌爾、阮成發揮鍬培土,共同為武漢國家生物產業(九峰創新)基地奠基。
據悉,這是繼武漢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之后,在東湖開發區建設的第二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奠基儀式上,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管理辦公室與首批30家企業簽訂入駐協議,協議總投資20多億元。
有專家預言,到2020年,生物產業將成為繼信息產業后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人類社會將進入生物經濟時代。如今,一些發達國家正在加速推進這一新興產業發展。我國也專門編制了《國家生物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并出臺了融資政策。
目前,國內建設的主要生物產業基地還有上海張江生物醫藥基地、泰州生物醫藥城、蘇州工業園生物納米基地、石家莊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廣州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等。
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由4部分組成,除九峰創新基地外,還有九龍產業基地、關南醫藥基地、南湖農業基地,其核心區域在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內。九峰創新基地總面積1000畝,主要建設生物產業研發區、孵化區、中試區和生物技術實驗室、動物實驗中心等。
根據東湖開發區的生物產業發展戰略規劃,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將沿雄楚大道、高新大道延伸布局,打造12平方公里的“光谷生物城”。到2010年,光谷生物城可實現生物產業產值140億元。到2020年,力爭實現生物產業產值1300億元。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袁善臘主持奠基儀式,省政府秘書長尹漢寧,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彭麗敏,東湖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劉傳鐵出席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