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成品油需求還沒有明顯起色,新一輪的漲價腳步卻似乎越來越近。
截至昨日,距離國家發改委3月25日的調價已經過去20天,而在這20天的周期內,國際3種原油價格日均變動幅度均超過了4%以上。按照發改委公布的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再次漲價的條件已經初步形成,加上國內兩大石油巨頭推價意愿強烈,國內成品油價格面臨再次上調。
新定價機制漲價條件形成
3月25日零時,國家發改委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90元和180元。隨后,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對新的油價制定辦法解釋說,當國際油價連續20天日均漲幅或跌幅超過4%,就會考慮對國內成品油價的調整。
東方油氣網總經理鐘健透露,上次調價到昨日,國際原油平均價格為每桶51美元左右,這種價位相比上次調價時的國際原油平均價,上漲幅度已經超過了4%。“由此預計,4月中旬期間,國內將可能再一次迎來成品油批零規定價的上調。”鐘健表示。
油價補貼方案已配合出臺
日前,財政部、發改委等7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落實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后財政補貼機制的實施意見》,加大對種糧農民、部分困難群眾和公益性行業油價補助支持,防止油價頻繁調整帶來的波動。這意味著中國正式啟動與成品油價格聯動的油價補貼機制。
鐘健認為,這項政策的推出將為今后能夠更順利出臺與國際油價聯動的政策夯實了基礎。更需要關注的是,7部委在這一時刻公布油價聯動機制,可能還有為了配合這次即將出臺并有著較大幅度油價調整的現實意義。
兩大巨頭推價意圖強烈
不斷的打折促銷并沒有刺激國內低迷的成品油需求,兩大石油巨頭從3月開始反其道而行之,全面上推成品油價格,造成買漲趨勢。“通過幾輪的漲價,兩大公司在很多區域已經將批發價上推到了最高限價,已經無法再推了。”中國加油站網主編黃順敬表示。不過,“兩大公司上推價格的意愿還是很強烈,在目前國際油價上漲的有利形勢下,兩大公司很可能再次要求發改委上調零售價和批發價。”黃順敬說。
上調與否還需考慮經濟運行狀況
盡管國家發改委已經明確了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但是同時也表示這種機制是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有控制地間接接軌的定價機制。
業內不愿具名的專家向記者表示,這個“控制”和“間接”就是根據國內經濟的運行情況而定的。“目前市場明顯供大于求,經濟狀況整體低迷,如果再上調油價將不利于經濟發展。”在這位專家看來,即使國際油價持續上漲,但出于整體宏觀調控的考慮,此次發改委應該放緩國內跟隨調價的步伐。
相關新聞:
國內成品油價中旬或再上調 漲幅可能高于上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