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海市召開高新技術產業化推進大會,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12年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將達到1.1 萬億元以上,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業內專家表示,實現這一目標,為石化產業配套高新技術產業化提供了重要商機,將形成相互支撐,互動發展。
《意見》將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業、先進重大裝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制造業、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新材料、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等九大產業,列為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發展領域,上海把發展風能、太陽能和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IGCC)等列為重點,到2012年產值規模將達到500億元。加快IGCC開發應用,重點落實示范工程,在國內率先形成設計、制造和成套能力;太陽能光伏方面,將聚焦薄膜電池、關鍵設備和晶硅電池,形成產業規模,技術保持國內領先。在生物醫藥領域,到2012年總產值將達到850億元,高端化學原料藥制造領域取得突破。
在海洋工程裝備領域,到2012年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大型海洋油氣開發裝備方面,重點完成浮式生產儲油輪、半潛式鉆井平臺、自升式鉆井平臺和深水鉆井船的實體建造,形成自主設計建造能力和工程總承包能力。在新材料領域,擺脫目前國內對進口材料的過度依賴,到2012年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重點推進高性能碳纖維、耐高溫纖維、高溫合金、鈦合金和環保節能材料等。今年計劃推進1500噸高性能纖維生產線建設等重點項目。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到 2012年將達到900億元規模,重點推進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客車產業化。
此外,上海將實現ARJ-21飛機的批量生產,發展包括發電機組、自動控制系統和地鐵列車等先進重大裝備這都將為石化產業配套提供機遇。
業內專家指出,上海提出的九大領域高新技術產業化,對石化產業的振興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石化企業主動為之配套,提供原材料和解決方案,形成“9+1”相互支撐格局,有助于實現互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