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岸線最長的省份山東省,不再蝸居內陸經濟建設,大力挺進海洋藍色經濟。6月上旬,記者采訪山東省科技廳時獲悉,該省近日發布的《關于促進海洋產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今后3年,該省將以優化海洋產業結構為目標,重點發展海洋精細化工、海水綜合利用等九大海洋產業,建設六大海洋科技產業開發示范區,打造產值近萬億元的半島藍色海洋經濟區,加快由海洋資源開發大省向強省的轉變。
山東省海洋經濟總量多年來位居全國前列,此次將海洋精細化工等列入發展重點,其戰略構想是圍繞海水及萊州灣地下鹵水資源綜合利用,實施綠色化工和循環經濟示范工程,形成鹽化工、溴系列、苦鹵化工系列、精細化工系列四大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加強海水淡化及濃縮海水的綜合利用;依托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推動建立海洋化工產業技術聯盟,圍繞地下鹵水提溴新工藝開發、海洋化工產業鏈延伸、新產品開發等進行聯合創新,推進科技企業的孵化。
海水綜合利用則重點發展海水淡化、工業水利用和海水直接利用。在沿海具備條件的電力、化工等行業發展冷卻用水,推廣應用海水直流冷卻和循環冷卻技術,擴大海水直接利用領域,推廣海水源熱泵、海水脫硫等新技術;推動煙臺日產18萬~20萬噸核能海水淡化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青島華歐集團、青島百發等大型海水淡化項目,推動海水淡化技術的二次創新,逐步實現關鍵材料及配套裝備的自主生產。到2011年實現日淡化海水30萬噸。
山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山東省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長李乃勝認為,山東省沿??砷_發利用海洋面積遠遠超過陸地面積。打造的半島藍色經濟區將擁有一流的海洋科技人才和科研裝備,海洋產業布局合理,產品結構優化,海洋產值占到山東GDP的20%以上,年增長率20%以上;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超過60%,海洋科技成果轉換率65%以上,科技進步的貢獻率將達到70%以上;海洋產業密集區實現可持續發展,并輻射帶動山東西部、沿黃地區的經濟發展。
鏈接
我國擁有300多萬平方千米海上國土,山東省擁有的海岸線最長。發展海洋化工將成為山東省石化行業重要的支撐點。依據《關于促進海洋產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山東除已明確重點建設的海洋化工項目外,還強調區域產業鏈條的延伸和互補,發展綜合性、生態型海洋化工開發模式,發展綠色化工和循環經濟;膠州灣海水利用示范區則以青島膠州灣沿岸華歐集團海水淡化項目、青島百發10萬噸/日海水淡化工程等為突破口,加強海水淡化膜材料制造與應用技術、低溫多效海水淡化成套設備制造與裝配技術、海水淡化預處理和濃熱海水后處理技術的研發,著重發展海水淡化與熱電、海水化學資源綜合利用有效結合的綜合性開發,發展規?;Ka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