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上旬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頒布《全區工業重點領域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工作方案》以來,全區上下掀起了承接產業轉移的熱潮。記者了解到,在該方案中,圍繞能源化工產業領域實施配套的項目成為轉移重點。對此,專家和業內人士呼吁,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化工產業基地的內蒙古,在承接化工產業轉移過程中,必須兼顧生態環保、資源利用和可持續發展。
據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專家張斌介紹,內蒙古是資源大區,近年來經濟得到迅猛發展,區位優勢及資源、土地等優勢十分明顯。目前內蒙古立足產業多元、產業延伸、產業升級,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承接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大力發展非資源型產業時機已經成熟。為此,自治區將加大力度推進這一工作全面展開。
據張斌介紹,內蒙古承接產業轉移項目主要包括四個系列:圍繞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烏海市、阿拉善盟的PVC工業園區,打造中國北方PVC加工集散基地,建設蒙西PVC市場交易中心;圍繞呼包鄂地區和有關盟市建設裝備制造基地,重點承接煤炭生產設備、化工機械、發電設備等項目;控制整個包頭市的稀土資源,建設集稀土研發、生產、應用和推廣于一體的世界稀土新材料基地,重點引進稀土研究、開發科研機構(公司)和專利技術、工藝,承接高性能技術成熟的稀土永磁、稀土發光、稀土儲氫、稀土催化材料項目;與形成的電力等生產能力相配套,在呼包鄂等地區的工業園區建設服務于電力和太陽能光伏等新能源的“大電子”制造基地,重點承接多晶硅、太陽能薄膜電池等硅產業項目。
“由此可見,圍繞能源化工領域的配套項目成為了內蒙古承接轉移的重中之重。”張斌說。
鄂爾多斯市是內蒙古重點化工產業基地,市委書記杜梓就如何承接化工產業轉移表示,近幾年,鄂爾多斯市引進建設了全球第一條煤直接液化工業化示范生產線、國內第一條自主知識產權煤間接液化生產線、天然氣制甲醇、化肥生產線等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項目、好項目,初步構建了煤轉電、煤制油、煤制甲醇等循環經濟產業鏈,產業集中度和資源加工深度不斷提高。據了解,在承接化工產業轉移過程中,鄂爾多斯十分注重創新驅動,著力在煤炭智能化開采、煤制油技術、煤層氣開發、精細化工技術、環保節能材料、新能源利用等關鍵技術上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
“鄂爾多斯市的做法值得借鑒。內蒙古自治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經濟發展對資源開發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目前當地生態已經變得日益脆弱,環保壓力比較大,經不起折騰,付不起‘學費’了!內蒙古全區如此大規模地承接產業轉移,要十分注意生態環保、資源循環利用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內蒙古科技大學于海教授說。他指出,承接產業轉移要按照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資源開發的同時一定要繼續加大生態保護和建設力度,走科學合理的綜合開發道路,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的目標。否則,多年來生態環境治理成果將前功盡棄。
于海教授建議,針對內蒙古的實際情況,承接產業轉移要堅持兩大原則:首先是要堅持環保、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避免引進高污染企業,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堅持開發節約并重、節約優先,引導經濟發展方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轉變,嚴格實施新建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促進節能減排技術創新和突破;其次是突出地緣優勢與特色產業優勢,以各盟市地區現有產業為基礎,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有效利用各種渠道,促進地區產業集群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