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上午,“創新型經濟在江蘇”網絡媒體行蘇北線記者來到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采訪,公司總經理工作部經理黃志陽向記者介紹了中能硅業發展創新型經濟的有關情況。
據介紹,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HK3800)全資控股的高純多晶硅生產企業。2006年3月在江蘇省徐州市經濟開發區成立,公司現有員工1560人,注冊資本22.8億元,三年累計投入130億元建成萬噸級多晶硅生產基地。現已建成的產能位列全國第一、亞洲首位,是全球第三大專業多晶硅生產商。
由于物料的封閉循環和系統能量回收利用,公司萬噸多晶硅生產進入了低成本安全環保穩定運行。不僅在規模上跨入世界領先行列,而且在先進技術工藝的運用、系統物料循環利用率、節能降耗水平等方面居世界多晶硅生產第一陣營,綜合體現在多晶硅生產成本控制在30美元/公斤以下的世界頂尖水平,為有效降低太陽能發電成本提供價廉質優的多晶硅原料。
黃志陽經理介紹,中能多晶硅生產實現了三個重大突破:一是突破高端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的圓滿結合。公司采用目前世界上主流的改良西門子工藝。在還原、精餾、尾氣分離三道工藝分別引進德國、日本、美國最尖端的技術。這些技術三年來成功落地,并實現了創新提升,目前80%以上裝備實現國產化。在江蘇中能的生產線上,共計有超過40項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投入應用。尤其是核心的副產物回收關鍵工藝是公司自主研發的氯氫化技術,這項技術能將系統中產生的大量副產物四氯化硅全部轉化成三氯氫硅回到系統循環使用,目前已經形成的氫化處理能力能夠滿足年產2—3萬噸多晶硅的物料回收循環配套,徹底消除了生產多晶硅副產物難以處理的世界性難題。二是實現安全生產,環保零排放。改良西門子法工藝是化工生產過程,多晶硅生產過程會產生氯化氫、氫氣、四氯化硅、三氯氫硅等中間副產物,這些易燃易爆、有強酸腐蝕性的物質在江蘇中能的生產系統得到嚴格管理和有效利用,回收利用率都在99%以上。江蘇中能實現了多晶硅生產過程的清潔生產和達標排放,有效維護了可再生能源環保制造。同時大大降低生產成本。三是推動節能降耗綠色制造。由于大型高效還原技術運用和各工序能量回收、系統集成,實現了多晶硅生產的低能耗制造。目前生產一公斤多晶硅全流程電耗將達到100度電以內,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從兩個9純度的工業硅,提純到9個9以上的高純多晶硅,全流程消耗的電量換算成每萬元GDP耗能比是0.6噸標準煤。真正做到了多晶硅生產的高效節能。
未來,中能硅業公司將通過核心關鍵技術的鞏固與提高,繼續瞄準世界高新技術領域,為新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環保節能低成本高附加值的原料,預計在不遠的將來,實現太陽能發電成本低于人民幣1元/度電,真正具備與火力發電競爭的能力,為億萬大眾提供清潔能源,創造綠色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