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民間資本在煤炭資源整合中步步退出,另一路資本卻大舉“殺”入煤炭行業。聯想集團、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特變電工等與煤炭產業鏈不相干的企業,正在成為煤炭行業中新崛起的力量,或許今后的煤炭企業百強排名會增加更多不曾熟悉的面孔。煤炭行業的組成越來越復雜,煤炭開采也不再是煤炭企業自己的事了。
電力企業作為煤炭企業的下游,早就對煤炭資源虎視眈眈。2010年,僅中國電力投資集團的煤炭產能就達7275萬噸,成為繼神華集團、中煤能源集團之后,第三大煤炭生產中央企業。2012年,中電投將躋身億噸級煤炭企業行列。華能集團2009年在山西、陜西、新疆等地全面滲透,控制的煤炭儲量已達400億噸。進一步打造“煤—電—路—港”一體化產業鏈成為很多發電企業的目標。
電力行業是我國用煤量最大的行業,向上游延伸,降低成本,不難理解。而今天,與煤炭毫不相關的行業也終于坐不住了。人們從QQ汽車認識了奇瑞,但今后奇瑞不單單是一個汽車企業了,它同時也是一家煤炭企業。今年9月10日,奇瑞猛砸200億元,與淮北礦業集團聯合開發內蒙古鄂爾多斯的煤炭資源。由于奇瑞在鄂爾多斯投資建設汽車生產基地,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鼓勵外地企業前往內蒙古投資的規定,奇瑞獲得了政府配置的煤炭資源。淮北礦業集團與奇瑞根據有關規定,將合作開發所配置的鄂爾多斯納林河礦區儲量16.6億噸的煤炭資源。淮北礦業與奇瑞按控股比例51∶49,共同組建煤炭公司。
特變電工是新疆一家從事電器生產的企業。9月4日,該公司公告稱,與新疆眾和共同投資注冊成立特變電工能源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其中特變電工出資8578萬元,占注冊資本的85.78%。新公司成立后,將擁有西黑山煤礦有關6處探礦權。如以后采礦權不斷審批,新公司的煤礦年產能可達到300多萬噸。
聯想集團,你只知道它是一家電腦生產廠商,但最近令人矚目的不是它的電腦產品,而是它投資180億元建設煤化工基地的計劃。9月12日,山東省棗莊市政府與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聯想集團母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今后5年內,聯想控股將依托棗莊的煤炭資源,分兩期投資建設百萬噸烯烴及精細化工基地。該項目一期計劃投資70億元至80億元,將形成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烴—烯烴加工完整的煤化工產業鏈,2013年底達產后,年銷售收入將超過100億元。
這幾年,煤炭企業通過強強聯合、資源整合紛紛做大做強,進入中國500強的企業數量明顯增加。經過了10多年的市場錘煉,煤炭企業的市場話語權也得到了加強,煤炭行業的利潤取得了一定增長,而其他行業企業之所以紛紛涉足煤炭行業,看到的不僅僅是利潤的增長,還有處于上游的市場話語權。
能源短缺與需求增長的矛盾,注定資源型企業的話語權會越來越強,涉足煤炭行業也說明其他行業企業在尋找市場契機。煤炭作為我國主體能源,這幾年的需求也是連年增長,一些煤炭品種的儲量占全國煤炭儲量的比率很小,需求的高速增長和煤炭產業集中度的提高使煤炭企業的市場話語權得到了加強,這與汽車、電子等日用消費品市場刀光劍影的“血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得不讓一些行業外的企業動心。有人這樣比喻說,黃金加工成首飾還有實物存在,而煤炭燒完就沒了,燒一噸就少一噸。能源有不可再生性,所以誰掌握了資源,誰就掌握了話語權;誰占有了資源,誰就占有了市場先機。
從發展看,能源的綠色應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低碳經濟的要求,也是煤炭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以煤炭為出發點的深加工或許可以成為煤炭行業綠色發展的捷徑。聯想集團在棗莊建煤化工基地,是看中了該地區的煤炭資源,同時也對煤炭行業的綠色發展有益。聯想集團在市場上擁有廣泛的影響力和良好的管理能力,它的介入無疑為現代化煤化工基地的崛起注入活力。
當然,外行業涉煤也增加了煤炭產能階段性過剩的壓力。之所以用“階段性過剩”這個觀點,是因為從長遠看,煤炭資源是逐漸減少的,但由于近期煤炭投資大幅升溫,煤炭產能可能在短時間內釋放并超過需求,導致煤炭相對過剩。今年6月中旬,中國煤炭工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佑國在中國能源戰略與“十二五”能源發展論壇上透露,到“十二五”期末,我國煤炭產量目標為36億噸。神華集團總經理助理謝友泉也公開表示,按照2020年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比率降至57%以下的國家目標,商品煤供應量“天花板”應降到36億噸。但是,若將各地公布的煤炭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加總,到2015年,全國煤炭總產能將超過42億噸。也就是說,“十二五”期間,我國煤炭行業將面臨新一輪的大調整,煤炭產能將不可避免地出現過剩局面。
煤炭企業做大做強的要求和非煤行業涉足煤炭開采,已經使煤炭行業本身無法對未來的產能進行有效控制。未來,只有靠涉煤企業自律、靠市場調節來約束產能。然而,無法避免的是產能擴張的盲目性。在煤炭產量不斷提高、新能源技術日臻完善的未來,降低能源消耗才是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所以,適當控制煤炭產能、有效調節煤炭產量,不僅是煤炭企業,更是其他涉煤企業需要認真考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