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全國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會上明確表示,在國家“十二五”工業節能減排四大約束性指標中,磷石膏綜合利用目標要達到72%左右。而4月1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公布的“十二五”石化工業節能減排目標提出,到2015年,化工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處置率將達到90%。記者近日采訪了云南省工信委原材料工業處處長王宜國,他說:“這對于目前磷石膏綜合利用率不到20%,磷石膏排放量占到全國1/5左右的云南省來說,壓力巨大。必須花大力氣推動磷石膏的綜合利用。”
王宜國說,云南磷石膏排放量年新增1300萬噸,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堆放磷石膏近9000萬噸。既給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影響著全省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的提高,同時也直接影響到高濃度磷復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為加快磷石膏綜合利用步伐,近年來云南省做了許多有益探索,為大規模開發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礎。云天化集團為尋求磷石膏資源化利用方向和技術,將40噸磷石膏送到澳大利亞RBS公司,利用該公司石膏生產線煅燒配制成粉刷石膏、黏結石膏、地坪石膏、陶瓷模具石膏等產品。經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檢測,石膏產品完全滿足《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標準要求。云天化集團下屬的云天化國際云峰分公司和紅磷分公司分別將磷石膏用于當地農田土壤改良和作過磷酸鈣產品的養分調節劑等,均獲得成功。云南富強高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利用煅燒脫水工藝技術建成了云南省第一個利用磷石膏生產水泥緩凝劑的生產裝置,年產能達30萬噸。
王宜國指出,國家對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要求越來越嚴,但目前磷石膏綜合利用還存在著諸多制約因素,如凈化磷石膏所含雜質難度大,影響到磷石膏制品的強度;磷石膏生產硫酸聯產水泥投資大、成本高,而且生產過程中還會產生二次污染;電廠煙氣濕法脫硫副產脫硫石膏純度高,對磷石膏的利用沖擊較大;產業政策不配套,目前,除磷石膏制建材產品和水泥,摻入量大于30%的可免增值稅外,其他方面尚未有免稅政策;大量消耗磷石膏的關鍵技術尚待突破。因此,他認為,云南省須多措并舉,打好組合拳,無論從政策還是企業層面,都要有所突破,才能真正推進磷石膏的資源化利用。
強化工藝技術研究
加強與國內外磷石膏開發研究機構的技術交流與合作,以技術創新推動磷石膏資源化利用。同時,鼓勵和支持產、學、研聯合,開展磷石膏制硫酸聯產水泥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加強磷石膏雜質凈化處理等工藝的技術研究,逐步推廣窯法磷酸、鹽酸萃取制磷酸等新工藝和技術,從源頭上控制磷石膏的產生,以減緩磷石膏的新增速度。加強成套技術和裝備的開發,加強先進適用的磷石膏資源化利用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吸收,形成自主創新與引進、吸收相結合的成套技術與裝備的示范工程。鼓勵磷石膏產生企業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從源頭上為磷石膏資源化利用的提高創造條件。另外,還要加強相關技術標準制定,為磷石膏資源化利用技術的推廣和規模化生產提供技術支撐。
加強產業政策引導
充分用好磷石膏綜合利用的現行政策,積極爭取磷石膏制水泥緩凝劑等方面的財稅優惠政策。研究磷石膏資源化利用獎懲機制,提高磷石膏資源化利用的積極性。
啟動磷石膏資源化利用示范項目,在資源配置和土地使用等方面地方政府要給予支持,在項目建設資金上給予補助,并爭取國家支持。
建立磷石膏減排責任制體系,停止審批磷石膏資源化利用率小于同期全省平均利用率、無規范磷石膏渣場設計與管理計劃的新建濕法磷酸項目,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逐步做到磷石膏堆存管理、資源化利用與生態恢復“三同時”,并將磷石膏減排任務納入企業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實施有效監督管理
逐步建立磷石膏資源化利用信息網絡平臺,加強磷石膏管理。重點掌握相關企業磷石膏產生、排放、利用及堆存管理和閉庫情況,定期公告相關企業磷石膏排放、堆存及資源化利用狀況;建立磷石膏資源化利用評價體系,重點研究構建磷石膏渣庫管理、安全評價、綜合利用方法和方案等評價決策支持系統,對磷石膏資源化利用的經濟性、合理性、安全性進行綜合評價;落實生產責任制,明確磷石膏產生企業的責任、義務,建立有效的政府監督管理機制,規范磷石膏資源化利用項目投資管理,防止短期行為及其他不良后果。
王宜國表示,盡管困難多、壓力大,但云南省將進一步加大磷石膏綜合利用工作力度,省工信委將會同相關部門、協會、企業、科研院所等,建立協調運行機制,研究制定磷石膏資源化利用相關政策,推動磷石膏資源化利用產業化,以確保“十二五”云南磷石膏綜合利用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