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上海車展上,各大車企紛紛在環保、綠色等字眼上大做文章,國際汽車發展方向逐步轉向了綠色新能源汽車。而與之遙相呼應的是,4月26日,山西省經信委透露,山西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正在征求意見,“十二五”期間該省將新能源汽車制造業列入重點支持的裝備制造業。5年后,山西的新能源汽車年銷售收入要實現350億元。山西新能源汽車戰略正悄然提速。
“隨著能源和環保壓力的日益加大,以甲醇、乙醇等替代燃料,以及電力、燃料電池等為動力的新能源汽車已成為現代汽車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其中,國家曾授權山西率先搞甲醇汽車試驗應用。目前,山西煤基甲醇燃料已在我省系統運作了20多年。這幾年,煤層氣汽車也在晉城等市得到較大規模的試驗應用。實踐證明,煤層氣在汽車領域是能夠實現規模化有效替代的能源,有望在我省發揮主力軍的作用。”山西省新能源汽車領導組成員降連葆介紹。
降連葆告訴記者,目前山西省已有1萬多輛甲醇汽車投入實際運營,其中太原、晉中和運城市等不少山西城市的公交車都在“喝”汽油和甲醇的混合燃料。山西部分國道已經建成甲醇加注站分布網絡。
據山西省化工行業協會行業管理部部長李三文介紹,按照山西的資源條件,發展和使用煤層氣汽車是非常適合的。山西煤層氣甲烷含量在97%左右,高于一般煤層氣甲烷含量95%的平均水平。采用這種天然氣和煤層氣為燃料的卡車每公里使用煤層氣比使用柴油平均節省1.48元,不僅比柴油節省50%的費用,而且排放指標大大優化,其節能、環保、安全的特點受到了業內人士和相關專家的高度肯定。
該省汽車行業協會秘書長石磊告訴記者,普通汽車改造成油氣混用車只要3000~6000元,汽車不存在動力衰減問題,動力兼容性強,氣罐充氣時間僅3~4分鐘。一般以壓縮煤層氣為燃料的汽車一次加注燃料可以行駛700千米,而液化煤層氣的一次加注行駛里程為1000千米。
石磊還介紹,煤層氣燃燒后的產物主要是水,不存在污染問題。而山西省域內完善加氣設施也只需要3年時間,從汽車的購置費用、使用費用、動力的穩定性和兼容性、技術的成熟度、能源的潔凈度和基礎設施的完善年限等方面來看,山西發展燃氣汽車有相當大的優勢。
此外,山西省經信委投資與規劃處處長楊永輝明確表示,2011年山西將積極發展電動汽車產業,目前已經在研發電動載重汽車,預計“十二五”期間可批量生產。
山西省將如何發揮新能源汽車已有的優勢?記者從山西省經信委了解到,“十二五”期間,山西將依托甲醇、煤層氣等資源優勢,圍繞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全力爭取國家對甲醇發動機、甲醇汽車的市場準入,該省新能源汽車領導組向工信部提交了《甲醇汽油試點運行總體工作方案》。還將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與創新,推進山西甲醇發動機、甲醇燃料汽車、煤層氣汽車、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此外,為解決電動汽車充電問題,該省正在積極籌劃推進充換電設施的建設進度。
據了解,山西目前已經和正在上馬的新能源汽車項目有山西靖燁公司與一汽集團合資的年產10萬臺甲醇發動機項目,山西卓里集團年產10000輛電動汽車項目和年產20000輛電動甲殼蟲汽車項目,吉利集團年產30萬臺甲醇轎車項目,太原長安重汽的煤層氣自卸車項目等。到2015年,山西將形成年產靈活燃料汽車20萬輛、甲醇貨車5萬輛、甲醇公交車1萬輛、煤層氣重卡5000輛、城市電動汽車5000輛的生產能力。
山西省經信委投資與規劃處處長楊永輝表示,山西省將出臺稅收和財政補貼等優惠政策。隨著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的實施,山西新能源汽車行業將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