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貿工部長林勛強8月底在裕廊芳烴集團的芳烴項目動土儀式上表示,該項目建成后,規模將為世界最大,每年可產80萬噸對二甲苯(PX)。
據了解,該項目投資額為24億美元,包括在裕廊島建設一套凝析油分離裝置和一套150萬噸/年芳烴裝置,以及80萬噸/年對二甲苯、20萬噸/年鄰二甲苯和45萬噸/年苯裝置。該項目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而延遲興建,后計劃今年3月投建,但又因融資短缺而再次延后至今年下半年。不過,裕廊芳烴集團在動土儀式上宣布,這個預計到2014年才落成的項目,已經取得了總值高達22億美元的訂單。
林勛強指出,該項目對新加坡化工業來說是個重大里程碑,建成后規模將為世界最大。他還表示,最近幾個月全球經濟形勢越來越不明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和美國財政赤字威脅全球經濟增長。但亞洲的增長勢頭繼續良好,亞洲對芳烴產品的需求強勁。他表示,亞洲占了世界對二甲苯需求的2/3以上。原因主要有2點,首先是聚酯纖維的生產活動正在從歐美轉移至亞洲;其次是中國市場也日益需要對二甲苯來生產塑料瓶和人造纖維。
林勛強說,新加坡對于要把握亞洲增長契機的公司來說,是一個很理想的據點。裕廊島就是一個好例子。這是新加坡的能源和化工業重鎮,提供“即插即用”的基礎設施和物流聯系性,在島上的公司享受著協同效用及節省成本等好處。到目前為止,裕廊島已吸引了超過95個跨國公司投資逾300億新元。
另據裕廊芳烴集團首席執行官邁赫迪·阿迪布透露,目前該項目取得的22億美元訂單,主要來自5個股東:韓國的SK能源公司、瑞士嘉能可公司、中國江蘇三房巷集團、英國石油公司以及以美國為基地的維馬集團。據了解,韓國SK能源公司是裕廊芳烴集團的最大股東,持有30%的股份;中國聚酯生產商江蘇三房巷集團持有25%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