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設在巴黎的國際能源機構13日發布月度石油市場報告,將今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預測下調到8930萬桶,比此前預期低20萬桶,但仍比2010年日均需求增加100萬桶。
國際能源機構還將2012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預測調低40萬桶至9070萬桶,比2011年的日均需求量增加140萬桶。該機構指出,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今明兩年下行風險明顯,增長率將為4%左右,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增量有可能在上述預測基礎上分別減少30萬桶和100萬桶。
國際能源機構認為,今年上半年,國際原油日均供應量低于需求50多萬桶,今年7至8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行業庫存自2008年6月以來首次降至5年平均水平以下。為了彌補利比亞局勢持續動蕩造成的原油供應短期空檔,國際能源機構28個成員國今年6月23日同意采取聯合行動,在30天內平均每天向市場投放200萬桶原油。國際能源機構新任總干事瑪麗亞·范德胡芬上周表示,釋放戰略石油儲備的措施“適當”,將不會再出臺新措施。
在供應方面,國際能源機構預計,非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的原油日均產量2011年將降至5280萬桶,2012年為5380萬桶。在接下來三個季度里,石油輸出國組織原油日均產量將維持在3000至3050萬桶。由于利比亞戰事臨近結束,該國今年第四季度原油日產能力將增至30萬桶,比原先預測多10萬桶,但該國石油生產恢復正常將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國際能源機構指出,鑒于需求減少和供應增加,近期國際原油市場供應緊張的狀況將在短期內緩解,從中長期來看,供求將朝比較平衡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