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隆眾石化商務網主辦的首屆“2011年全國化工產業升級高端研討會”10月15日在泉城濟南正式落下帷幕,本次會議集結了40多位行業頂級專家和協會領導,其中中國化工規劃院副院長白頤,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經濟部主任葛察忠、國家安監總局處長洪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鄧郁松、發改委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與等專家作了精彩發言。
同時大會還邀請到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孫偉善、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秘書長孫冬泉、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李朝林、中國煉焦協會楊文彪、山東省煉油化工業協會會長劉愛英等行業協會領導嘉賓;以及中石油、中石化等各級嘉賓領導,并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500多家石油化工行業企業總經理及企業相關管理部門代表的共同參與。
會議開幕由隆眾石化商務網CEO潘隆用一個“勢”引出,并通過 “勢” 為本次大會在企業管理升級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找到企業發展的方向和操作方法,為促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指明方向。
會議首先由中國化工規劃院副院長白頤發言,她指出,“十一五期間,我們已經認識到資源、環保、技術的重要性。在十二五規劃中,提高行業技術水平、提高企業競爭力、科學利用資源和節能減排將被提到新的高度予以強調”。 她說,“我國石化工業處在高速發展期,大項目、新項目的涌現是必然也是必須的。但是對于這些項目同樣需要合理規劃,避免重復建設造成的產能過剩,避免盲目建設造成的工藝落后、產品滯銷等等問題。”
最后白頤院長強調“從整體上來說,‘十二五’期間是石化行業的產業轉型期--大部分傳統化工品面臨調整,擁有煤炭、原鹽資源的企業今后發展空間更大,化工行業洗牌難免,精細化工與化工新材將獲得更多發展機會。”現場氣氛一次次進入白熱化,無數次爆發熱烈掌聲。
在談到國家石油化工行業“十二五”規劃時,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孫偉善稱,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集中度不高,從整體上看,企業仍過多過散,平均規模很小,特別是在化工行業。他說“優化外貿結構,加快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和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新優勢,是化工行業在發展中的突破口”。
最后,國家環境研究院葛察忠先生、國家安全監督管理總局洪宇先生分別做了《利用環境經濟政策促進石化行業健康發展》和《解讀國家化工企業安全管理政策》的精彩報告,葛察忠先生在報告中指出,“環境經濟政策是遏制高耗能、高污染及高環境風險產業盲目發展的有效手段,也是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成果。由于發展的不平衡,在水環境管理和水污染排污收費問題上,中國存在著地域和行業上的差異,大、中、小城市以及東、中、西部地區在排污費的征收率、征收額、征收標準等方面各有各主張,費改稅如何兼顧各地的發展狀況也是一個難點。”他說,“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增加氨氮為控制指標,水污染防治工作將圍繞控制這兩種污染物排放總量開展,如果污水排放稅以污水排放量為稅基,將加劇水污染防治的難度。他認為,水污染物排放稅技術性較強,稅務部門征管存在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各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稅問題”。
國家安全監督管理總局洪宇先生在《解讀國家化工企業安全管理政策》的報告中對國家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與安全運行政策做出了詳細的說明。
大會共進行了兩天,15日下午,大會開始五大分論壇進行討論,其中“塑料分論壇”、“橡膠分論壇”、“成品油分論壇”、“煤化工分論壇”、“液化氣分論壇”,各論壇參會人員爆滿,各專家的精彩發言贏得了在場參會代表的的一致贊同。
17:28分,隨著“成品油分論壇”會議的結束,本屆“2011年全國化工產業升級高端研討會”圓滿落下帷幕。
會后,山東清源集團參會代表在接受采訪中說,“10年來,塑料行業發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這充分說明了塑料產業在當地政府正確指引和扶持下,形成了產業集聚效應,產業集約化大幅提升。同時塑料相關的產業發展的基礎相當雄厚,塑料作為配套工業廣泛應用,市場剛性需求穩定,走勢看好。但是,在滿足國內外市場的同時,也要看到當今世界技術革新趨勢越加明顯。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生產的新產品市場占有率、利潤空間優勢明顯。”
“我國煉油業在未來發展中面臨著不少挑戰,石油資源緊缺的瓶頸制約已經成為并將繼續成為我國煉油業面臨的主要挑戰”,山東潤星新能源總經理張曉航在接受采訪中說,我國煉油工業既面臨國內外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后金融危機時代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復雜多變和石油石化工業格局大調整的形勢,又肩負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任。可以說是困難與優勢兼有,挑戰與機遇并存。
中國煉油工業現進入到了一個由大走強的歷史發展新時期。未來中國煉油工業將努力轉變發展方式,通過調整結構、合理布局、優化配置資源和市場、促進科技創新,從而推進煉化一體化和基地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