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技術能手、全國焊工技能比賽冠軍、廣西“十大金牌工人”、“廣西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薈集如此鮮亮光環于一身的是一名農民合同工。這些榮譽的獲得者是中國石油天然氣第六建設公司電焊工陳君龍。
從對焊接一知半解的農民工到在全國大賽中所向披靡的冠軍,一般人很難想像陳君龍是怎么一路走來的。為此,記者采訪了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合同工。
陳君龍進入六建后成了一名電焊工。經過半年培訓,離開了風景如畫的桂林,到新疆庫爾勒塔里木石化廠參加施工建設。
當年第一次進場考試的情景,陳君龍回想起來至今歷歷在目。焊接檢測人員告訴他:“你的焊縫成型怎么這么差?拍片發現好多氣孔。”陳君龍就像被人當頭一棒,有說不出的尷尬。也就是這句話,讓他暗下決心要練就過硬的焊接技術,焊出別人焊不出的精品來。
心里憋著一股勁,陳君龍干起工作來就像拼命三郎。當時的焊機數量不足,他就見縫插針,利用工友休息的間隙,不知疲倦地進行練習。新疆的冬天寒冷干燥,陳君龍的嘴唇被寒風吹出了一道道裂口,不時滲出血絲,手上也滿是凍瘡,但他完全沒有把這些放在眼里,只是一個勁地向心中的目標挺進。日積月累,他琢磨出焊接作業不僅要注意手法、速度等基本要點,還要關注作業環境和天氣變化等狀況。隨著對焊接工作的進一步理解,他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焊工,就要用心駕馭手中的焊槍,才能意隨心到,達到焊接的最高境界。
惠州年80萬噸乙烯的工程管理全部按照國際慣例,代表了當今世界一流的石化工程建設水平。這對于陳君龍來說,是一次全新的挑戰和鍛煉。許多新材料尤其是異種鋼的焊接,迫使陳君龍不得不改變被動完成任務的習慣,而是與技術員一起研究,主動查詢資料,了解焊接材質的屬性,與外方業主溝通,他的焊接水平有了質的飛躍。一次,在意大利總承包商的抽查考試中,陳君龍因焊接速度快,且一次合格率100%,總承包商竟然認定是作弊,要求陳君龍重新做一遍。當再次看到檢測結果沒有任何出入時,總承包商由衷地豎起大拇指:“NO.1。”
惠州乙烯項目的歷練,使陳君龍更加深切地體會到要做一名優秀的焊接技能人才,不能只注重操作技能,還要千方百計地學習專業理論知識。他先后自學了《焊接材料應用》、《焊接工藝學》、《焊接技術》等書籍以指導實際操作。
善于創新是陳君龍的又一特點。一次,中原石化項目部告急,陳君龍被緊急派往參加乙烯裂解爐對流段的焊接。該對流段的施工難點是作業空間狹小,觀察困難。按照傳統的焊接方法不僅效率低,焊接質量還不能保證。經過無數次的模擬試焊,陳君龍創造性地采取滑道固定位移法作業,工效提高兩倍多,而且焊接一次合格率達到了100%,得到了業主的高度贊揚。
陳君龍在六建公司工作的10年中,參與了舉世矚目的西氣東輸工程建設,參與了入選中國企業新紀錄的撫順石化HCC裝置建設和蘇丹油田建設等國內外16個重點項目建設,已經成為焊接技術過硬的骨干人才。
對所取得的成績,陳君龍認為這是沉甸甸的責任,就像他在廣西“十大金牌工人”典型事跡報告中說的那樣,我現在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帶出更多的徒弟,把自己的技術傳授給更多的工友,讓更多的焊工一起享受工作的快樂。
記者李曉文 通訊員楊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