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稟賦與能源價格決定我國發展煤化工
能源價格是主導全球基礎化工原材料生產工藝的核心因素,全球煤炭價格要遠低于石油和天然氣價格,煤化工工藝具備一定的成本優勢。“富煤、缺油、少氣”是我國能源的基本格局,而新型煤化工基本以最低端、廉價的褐煤為原材料,發展煤化工有利于緩解國內石油、天然氣供需矛盾并提升煤炭行業的盈利能力。
傳統煤化工產能過剩嚴重,結構調整是未來發展趨勢
傳統煤化工包括煤煉焦產業鏈、煤經合成氨制化肥產業鏈以及煤經電石制PVC產業鏈。由于技術門檻較低,國內傳統煤化工行業產能過剩較為嚴重,未來行業發展趨勢為向西部轉移并不斷提升企業規模、裝備和技術水平。
技術制約將有望逐漸突破,新型煤化工發展空間巨大
新型煤化工主要包括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煤制油和煤制醇醚。目前,煤制烯烴技術成熟,有望快速發展;煤制天然氣技術也較為成熟,但是受煤炭價格影響較大,要重點關注國內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以及煤制天然氣項目能否并入現有天然氣管道運輸;煤制乙二醇領域的需求缺口較為明確,但是其核心技術“加氫催化”有待進一步完善;煤制油僅適合做戰略技術儲備,不具備大規模推廣條件;煤制醇醚技術非常成熟,但是企業發展較為超前,而下游需求主要取決于政府的相關政策。此外,國內新型煤化工項目在能源消耗和水資源消耗等方面均有待更進一步。
重點關注三類投資機會
我們認為,國內煤化工行業發展將帶來三類投資機會:(1)擁有煤化工核心技術的企業以及相關服務企業;(2)為煤化工提供工程設計及建設的工程類企業;(3)為煤化工項目提供設備類企業,其中提供壓力容器和空分設備的相關公司有望受益。
風險揭示
煤炭價格上漲風險;水資源供給壓力風險;煤化工技術風險以及行業競爭加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