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月7日從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新聞中心了解到,農工黨中央提交了一份《關于優化我國石化產業發展布局,降低環境風險的提案》,這是通過審查并公開的提案中第一個專門針對石油和化工產業的提案。這一提案也引起了石化界政協委員們的關注。
提案指出,目前環渤海沿海地區13個地市除秦皇島外都將臨港石化產業作為重點產業之一。同時,黃海地區有青島石化基地,長江口地區有滬、寧、杭石化基地,海西地區分別規劃了六大石化基地,珠三角地區的惠州、廣州、湛江和茂名均規劃布局石化產業,北部灣經濟區沿海各地建設石化基地的愿望也十分強烈。如此,將構成一條沿海全線擴散蔓延的大石化產業帶。目前我國石化產業集約化程度較低,空間布局分散。我國煉油、乙烯生產遍布20多個省區市,形成了“遍地開花”的格局。石化產業布局區域多分布著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地、居民區等生態敏感目標,石化產業基地的資源環境承載力不足。
提案建議,從國家層面協調好生產力布局的整體性和地方發展意愿的關系,統籌規劃,強化監管,降低風險。
提案指出,統籌規劃是指對石化產業的整體布局進行反思,在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基礎上,與主體功能區劃相結合,在沿海集中布局2~3個石化產業基地,并做大做強,其他區域嚴禁規劃和新建石化項目。同時,在規劃執行中全面實施環評,要求石化產業基地外延5千米范圍內不得新建集中居住區,不能有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環境敏感保護目標,要把石化產業布局與城市未來的空間發展結合起來。
強化監管是指對全國的石化企業進行清理整頓,對不符合國家最新產業政策指導目錄的石化企業實施關停并轉,對于布局不合理的實施逐步搬遷。要建立區域的協調和聯動監管機制,加強區域和流域間的統一監管。
此外,提案還建議建立健全海洋災害應急預案體系和響應機制,全面提高沿海地區防御災害能力。
這一提案引起了業界委員的關注。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總經理劉德樹表示,現在石化產業確實需要提高集中度。沒有進園區的企業應該進園區,形不成產業規模的石化園區也應該進行調整。寧夏寶塔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孫珩超則認為,石化產業布局是國家戰略,但因為石化產品直接關系到社會生產生活,在調整石化產業布局時也應綜合考慮各地的需求,不宜過度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