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關信息,今年以來,我國燃料油進口、出口量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上漲。進口量上漲緣于地方煉廠大幅擴能及保稅船供油的旺盛需求;出口量大幅上升21.5%,則由于保稅船供油市場依然活躍,起到了拉動作用。
近期國際多家能源機構下調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WTI)和布倫特原油價格預估,但對2012年國際原油走向,業內人士仍多看漲。相比預期的經濟增長步伐,全球油市供不應求的前景仍存在。2012年國際油價有望繼續沖高,但漲幅相對放緩。國內燃料油市場將尾隨油價,呈現整體震蕩上漲趨勢。
根據資料及市場人士的分析,2011年由于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鼓勵增產汽柴油,煉廠二次加工能力完善,國產燃料油的產出率繼續下降。在外盤價格持續攀升帶動下,不管是國產還是進口燃料油價格均有大幅攀升。燃料油退稅政策的延續以及燃料油關稅下調,給用于深加工的地方煉油企業進口燃料油以鼓勵導向;中字頭油企積極拓展國內外業務,船用燃料油市場有力拉升了國內燃料油需求。但因價格高企,終端用戶對日漸高昂的成本難以承受,加上石油焦、天然氣等替代能源的強勢沖擊,鍋爐用燃料油需求量繼續萎縮。
業內人士預計,2012年我國燃料油市場需求將穩定增長。山東海科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原油部杜經理向記者表示,隨著國際油價的不斷攀升和征收高額的消費稅,在高成本壓力下,終端燃燒用戶如鍋爐、電力需求將進一步減少。但是,船用油市場尤其是保稅船供油因不受消費稅影響,且與國際油價聯動性較強,需求量將保持繼續攀升。保稅船供油經營牌照有望再度開閘,其中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中藝華海進出口有限公司、上海燃料有限公司三家國有企業基本已經通過審核。未來十年保稅船用油有增無減,其光明前景也將會吸引更多的企業加入。
未來燃料油需求增長重心仍集中在煉化用燃料油方面。2011年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要求,限制建設產能1000萬噸/年以下常減壓裝置,并淘汰200萬噸/年及以下常減壓裝置。據山東地方煉油企業人士介紹,地方煉廠為避免被淘汰的厄運,均未雨綢繆,新建或擴建的常減壓裝置均在200萬噸/年以上。據了解,2012年地方煉廠新增一次加工能力將達到2640萬噸/年,二次加工能力新增860萬噸/年。未來3年內地方煉廠的煉油能力仍將保持穩步攀升。隨著地方煉廠新增煉油產能的集中投產,煉化用燃料油需求也將保持穩步上升。
整體來看,預計2012年國內市場對燃料油的需求量將較2011年再上新高。這是記者在業內人士間得到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