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吐哈指揮部的“敬老愛老服務車”在接送老人。
11月10日,一輛白色面包車從落葉紛飛的林陰道上悄然駛過,也從74歲的李田德眼中滑過。“兩年前,我是它的第一名乘客,最先享受到免費接送服務。”李田德說,從此他記住了這輛車的名字:敬老愛老服務車。
李田德是吐哈油田退休職工。他同其他3000多名生活在吐哈油田礦區的“老石油”一樣,對“敬老愛老服務車”懷有特殊的感情。兩年多來,不管刮風下雨、白天黑夜,這兩輛車總是穿梭于社區,將溫暖送進他們心里。
8000多次接送,8000多個感人故事
提起“敬老愛老服務車”,有一件事情令“老石油”們至今難忘。
2005年6月的一天,吐哈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領導跟他們座談。
“我們年紀大了,行動不便,希望組織能為我們解決到醫院看病的乘車問題。”一名老職工說。
“好,我們盡快辦理!”指揮部領導鄭重承諾。
半個月后,哈密石油基地內所有60歲以上老人都收到了一份禮物:服務車乘車證。兩輛“敬老愛老服務車”開始為老人們提供24小時免費接送服務。
“只需一個電話,車隨叫隨到??床∮袑\嚱铀?,是我們的福氣!”今年11月10日,面對記者,李田德再次發出感嘆。
吳玉芳是“敬老愛老服務車”的老主顧,她至今乘車達360多次。“我腿腳不靈便,每次乘坐服務車,都是司機攙扶我下樓。他們就像親人一樣照顧我!”
小區內有一對患了癌癥的老夫婦,以前每次到醫院治療,都要為乘車傷腦筋。自從“敬老愛老服務車”開通后,他們再沒犯過愁。“有一次夜里3時多,外面下著大雪,我老伴突然發病。我撥通了他們的電話。沒想到,兩分鐘后,車就來了。司機將我老伴背下樓,很快送到了醫院。由于搶救及時,老伴又從鬼門關回來了。”談及此事,這位老人熱淚盈眶。
據統計,從2005年6月底到今年10月底,兩輛“敬老愛老服務車”共為“老石油”們提供了8000多人次的載乘服務。每一次服務,都書寫了一個溫暖感人的故事。
都是吐哈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安全、舒適、及時、熱情,是“敬老愛老服務車”的服務宗旨。而4名司機則用自己的行動,將這一宗旨發揮到了極致。每次聽到乘客的感謝之詞,司機們都說:“都是吐哈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為確保老人們乘車安全,他們嚴格控制時速,至今未發生一起交通違章事故;為給“老石油”們營造一個舒心的乘車環境,他們及時為車輛重新噴漆,更換車內座套、腳墊,使車里車外煥然一新。為實現24小時的服務承諾,司機們一直默默貢獻著自己的“私人時間”。房瑋是“敬老愛老服務車”的女司機,她的感受非常深刻:“有時累了一天,剛剛睡下,電話又來了。我只好火速穿衣出車。時間一長,晚上睡覺都不敢脫衣服;有時正在做飯,一接電話,就馬上關火出門;遇到腿腳不方便、雙目失明或病重的老人,我還入戶攙扶……只要老人們滿意,我也就心滿意足了。誰家沒有老人?誰將來不會老?。繉Σ粚??”
油田老人:說不完的感激,道不盡的情
“敬老愛老服務車”熱心周到的服務,贏得了油田老人的稱贊。不少老人給“敬老愛老服務車”司機和油田領導寫來感謝信。其中一封這樣寫道:“我叫朱興幫,今年83歲;老伴盛玉蘭,今年73歲。我年老多病,老伴雙目失明,還裝有心臟起搏器,每次都是服務車送我們到醫院。今年1月,我老伴住院、出院,服務車司機熱情扶著她上樓下樓,還幫忙收拾東西,照顧得認真仔細。感謝這些好心的司機,感謝組織培養出了這樣的好員工。”
許多離退休職工聯名給吐哈指揮部領導寫感謝信。信中說:“我們都是年老體弱的古稀之人,有病需要去醫院就診,可子女不在身邊,多虧有服務車接送。感謝油田為我們做了件大好事、大實事。”他們把“敬老愛老服務車”稱作“愛心驛站”,寄予了對“敬老愛老服務車”的濃濃深情。
說不完的感激,道不盡的情。每天,當兩輛“敬老愛老服務車”穿梭于吐哈油田礦區時,在人們敬重的目光中,它們將企業對“老石油”的關懷之情一路播撒。
記者 羅建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