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以氧化鋁為代表的下游在持續擴張,但和去年供給短缺推動燒堿價格單邊上揚不同,影響今年國內燒堿價格的因素較為復雜。在近日召開的第十四屆中國氯堿論壇上,業內人士大多對今年的燒堿行情持謹慎樂觀態度。
受到日本地震、東南亞裝置事故等客觀因素影響,去年二季度至今年初,燒堿市場演繹了一波牛市行情。今年3月~4月,盡管離子膜燒堿的主流均價環比有所下滑,但仍維持在770元~820元/噸左右的相對價格高位。對于國內燒堿生產企業而言,液堿是近幾年較為穩定的出口業務。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3月,我國液堿累計出口量為36.57萬噸,累計同比顯著增長122.1%,單月出口數據均同比增長。
“去年液堿出口量是130萬噸,相比之下,今年一季度的出口數據還是比較客觀的。”三廣能源(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石為民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個人感覺,今年液堿出口量和去年相比會略有增加,全年預計在130萬~150萬噸左右。”石為民介紹說,今年澳洲、拉美、印度等地都有氧化鋁新增產能,液堿出口有增量需求保證,“下半年澳洲一個200萬噸的氧化鋁新增產能,需要超過30萬噸的進口液堿,當地一個110萬噸的氧化鋁項目也推遲到今年開工。其次,5年內拉美地區的液堿進口量會增加到280萬噸。”
此外,記者了解到印度等東南亞國家的氧化鋁產能也在不斷增加,這些無疑都會拉動國內液堿出口。和較為明確的出口需求相比,影響今年國內燒堿行情的因素就復雜得多。一方面,從下游需求看,山東、河南、山西等幾大氧化鋁產區產能快速釋放,對燒堿構成剛需,且持續不景氣的聚氯乙烯(PVC)行業一直制約燒堿產能釋放;但另一方面,氧化鋁企業對進口原料過度依賴,又使得看似穩定的燒堿需求面臨變數。
2011年是氧化鋁行業擴能迅猛的一年,雖然行業盈利下降、原料短缺,但各地新建、擴建氧化鋁的熱情不減。安泰科和中鋁國貿等機構預測,今年國內氧化鋁產能將在2011年的基礎上繼續增加,達到5500萬噸以上,同比增速在10%以上。
和大部分樂觀觀點不同,有業內人士冷靜指出,不能只看到氧化鋁產能擴張給燒堿行業帶來的需求利好。中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憶認為,雖然氧化鋁新增產能將構成燒堿的剛需,但長期來看,鋁土礦短缺將成為制約氧化鋁發展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