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開發利用資源 探索磷化工發展新路
我國二十世紀80年代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裝備建設五大礦肥基地,以及90年代實行磷酸二銨“以產頂進”政策,促進了我國磷肥工業迅猛發展。磷肥產量2005年達到1124.9萬噸(折P2O5),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產量達到1210.5萬噸(折P2O5),結束了中國長期依靠磷肥進口的歷史,實現了磷肥自給;2007年產量達到1351.4萬噸(折P2O5),實現自給有余,中國由長期的磷肥進口國變為磷肥凈出口國。伴隨我國磷肥行業的發展,甕福以年均超過30%的速度發展,現已成為集磷礦采選、磷復肥、磷硫煤化工、氟碘化工生產、科研、貿易行業技術與營運服務、國際工程總承包于一體的國有大型企業。
甕福著力把握企業發展規律、創新企業發展理念、轉變企業經濟增長方式、破解企業發展難題,提高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上了一條通向“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生態文明之路;利用“產學研”手段開展技術創新,以循環經濟理念致力于磷礦及伴生資源的開發利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本質安全型企業,實現了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逐步形成了具有甕福特色的磷肥及磷化工產業發展新路。
一、不斷完善科研平臺,堅持不懈地開展技術創新
甕福始終堅持“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的技術引領戰略,1998年組建了符合國家規范的企業技術中心,于2001年8月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004年被認定為國家級的企業技術中心。在2011年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評價中,甕福在全國729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中排名24位。在抓好技術中心運作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科研平臺,2004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掛牌運作,2010年被評為“國家優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1年院士工作站掛牌運作。目前,正在申報組建中低品位磷礦石及伴生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甕福以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為平臺,圍繞生產裝置技術升級和發展需求,建設了選礦、制酸、制肥、精細磷化工研究、伴生資源綜合利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實驗研究室,充分利用自己的技術力量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優勢,年均投入研發費用3億元,按照“研發-示范-產業化”的思路,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行業關鍵性、前瞻性和共性技術研發,形成了具有甕福特色的“產學研”合作機制,具備了行業共性和關鍵性技術的自主開發能力。與摩洛哥OCP集團聯合組建的研發中心已開始運作。甕福承擔并成功完成40余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至2011年底累計申請專利547件,累計擁有授權專利281件,其中國際領先技術46項;牽頭制定3項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甕福2009年被認定為創新型企業(試點)、2010年被評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磷化工行業中唯一同時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業。
甕福對引進的大型高濃度磷復肥裝置技術及裝備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大幅降低大型磷復肥裝置的建設和生產成本, 使中國高濃度磷復肥產能迅速提升,實現完全自給。甕福開發的“磷酸二銨與磷酸一銨聯產成套技術與裝備”、“磷酸二銨尾氣凈化聯產磷酸一銨清潔生產工藝”等技術,使我國磷酸一銨單套裝置產能從3萬噸/年提升至24萬噸/年,有力地促進了高濃度復合肥的快速發展。甕福的WF—01浮選劑、磷酸快速萃取結晶技術、濕法磷酸微乳凈化技術,以及氟碘回收技術等代表,標志著中國磷礦選礦技術、濕法磷酸技術、磷礦伴生資源回收利用等方面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單系列50萬噸P2O5濕法磷酸、60萬噸DAP/MAP、30萬噸MAP、40萬噸硫鐵礦制酸、80萬噸硫磺制酸、氟碘回收等裝置技術和裝備已經實現了國產化、大型化,并具備了向國外輸出技術裝備以及工程化的能力,有力地推進了我國磷肥和磷化工行業技術進步。
二、不斷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堅定不移地實踐循環經濟
甕福以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為核心,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確立了經濟、資源與環境和諧統一的發展思路,積極開展清潔生產,促進磷礦及伴生資源利用,磷資源利用已形成從磷礦石到農用級、工業級、食品級、電子級產品的完整鏈條。
(一)節約磷礦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
甕福礦山開采損失率由設計值3.75%降為1.6%,開采貧化率由設計值4.77%降為2.1%,資源回收率超過90%,精礦回收率超過95%,進入國際領先水平;為了低品位磷礦石得以利用,減少資源浪費,自主研發的“WF-1”選礦技術,使磷礦入選品位由原設計30.72% P2O5降至25% P2O5,在不新增原礦產量的情況下,相當于每年增加一座中型礦山的產量。
自主研發的尾礦再選技術,使尾礦中的P2O5由8%降至3%左右,選出的精礦P2O5達到28%左右,尾礦中氧化鎂富集到20%以上,對下一步綜合利用鎂資源奠定了基礎;該技術每年新增磷精礦15萬噸,相當于少建一個40萬噸/年的礦山,實現經濟效益達2000萬元/年。
為進一步保護和提高磷礦資源利用率,擴展磷礦資源可利用范圍,為持續穩定的發展提供保障,找到綜合利用、增儲穩產,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礦山資源內涵式挖潛的最佳方案,甕福總投資12.76億元正在建設中低品位磷礦綜合利用項目,包括擴建的400萬噸/年選礦廠,新建520萬噸/年精礦漿輸送管道及回水管道,新建脫水設施200萬噸/年,改擴建精礦產品裝車系統。
(二)磷酸梯級利用,形成新的產品鏈
甕福在認真分析國內外磷肥行業發展態勢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通過循環經濟試點,確定走濕法磷酸路線發展精細磷化工,并且制定了分步走的戰略。即:先立足與科研院所合作開發從肥料級濕法磷酸直接凈化到工業級磷酸的工藝,再從工業級磷酸升級到食品級、電子級磷酸,促進甕福知識產權化和技術產業化。
甕福以自主研發的濕法磷酸凈化中試成果與國外先進的凈化技術嫁接,建成10萬噸/年濕法磷酸凈化裝置,填補國內濕法磷酸凈化生產空白。甕福在國內磷化工行業濕法磷酸凈化方面率先取得了重大技術性突破,打破了跨國公司對磷化工新產品開發的壟斷,跨入世界先進行列。自主開發微乳技術將用于甕福達州、甕福紫金濕法磷酸凈化項目。甕福凈化磷酸產能2012年底將形成56萬噸(實物量),成為我國最大的濕法凈化磷酸生產企業。與熱法凈化磷酸比,濕法凈化磷酸每噸節電4235度、節約標煤0.56噸、減排尾氣(80%為CO2)8.48M3。
以濕法磷酸為原料自主研發的電子級磷酸技術1000噸/年工業示范裝置2010年已建成投產,3萬噸/年食品磷酸鹽柔性裝置可生產出優質的18種食品磷酸鹽精細化工產品,甕福縱深推進精細化工產業,大幅度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一條新的磷化工產業鏈已基本形成。
(三)伴生資源綜合利用,打造新的產業鏈
磷礦石中伴生的氟占世界氟蘊藏量的90%以上,磷礦伴生有2.5~3.5%的氟。據測算,我國每年在磷礦開采加工、濕法磷酸、磷肥生產過程中的氟被排放到環境中,大大超過了我國氟化工行業當年耗用的氟資源總量,即造成氟資源的浪費,又造成環境污染。從磷化工回收氟資源,進而開發氟化工高端材料,正成為一條既可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又可推動磷礦石清潔加工和高端材料產業發展之路。甕福利用自主技術與國外技術結合,建成了2萬噸/年的無水氟化氫裝置,成為世界第一家從磷化工生產過程中回收氟資源并加工無水氟化氫的企業,開辟了氟化工行業新的原料渠道,為全球磷化工行業的氟高效利用提供了示范。同時,建成聯產1萬噸/年白炭黑和4000噸/年氟化氫銨、氟化銨裝置,實現了磷酸生產→回收氟硅酸→無水氟化氫→白碳黑(活性二氧化硅)→氟化銨(氟化氫銨)全循環過程。
甕福與貴州大學合作,共同開發磷礦石伴生碘資源回收技術,第一套50噸/年碘回收工業化裝置于2007年10月投入運行,第二套50噸/年碘回收裝置2010年投產。磷礦石伴生碘資源回收技術的實施是在世界范圍內第一次實現從海相沉積型磷礦石中回收碘資源。還將在甕福達州公司、甕福紫金公司、甘肅甕福公司各建一套50噸/年碘回收裝置,預計2012年底實現碘生產能力250噸/年。
甕福以氟和碘回收為代表的項目,以及正在開展的10噸/年四氟化硅中試,電子級氟化氫、氟碘深加工產業化研究,為下步發展氟化工、碘化工奠定了基礎。
甕福磷礦區內伴生有一含有Ni、Mo、V、Mg的多金屬礦層,初步查明鉬金屬儲量約1500噸,鎳金屬儲量約1600噸。利用甕福自主開發的選礦技術完全能夠使礦區的多金屬礦層的鎳、鉬分離,其中鉬精礦Mo—12.15%,回收率達75.59%,鎳精礦Ni—7.2%,回收率達80.67%,產品均達到進一步深加工的質量要求。甕福將加大對鉬、鎳、釩、鎂多金屬選冶綜合利用技術攻關,積極為項目建設創造條件。
(四)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進環保產業化
水資源利用方面,一是自主研發“WFS"廢水選礦技術。為了解決廢水“零排放”問題,甕福自主研發了“WFS”廢水選礦等技術,將磷化工生產廢水回收用于選礦,節約礦配和制配產生的大量能耗,基本杜絕浮選工藝必然使用的新鮮水,每年可減少270萬方新鮮水取用量,同時節約270萬方廢水處理費用,取得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的多豐收,綜合效益達6000萬元/年。該技術被中國石化協會授予科技進步一等獎,列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項目。二是按照“高質高用、低質低用”原則,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甕福將蒸汽冷凝液、冷卻水和處理達標的中水完全通過水質“高質高用、低質低用”的原則回收利用,在對水質要求不高的地方取代新鮮水,減少了新鮮水取水量,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如將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熱電裝置機泵密封水循環使用,硫酸、熱電裝置鍋爐排污水回收利用等。2009年肥廠實現了廠區廢水零排放,在產量逐年上升、新建裝置不斷增加的同時,生產用水卻逐步下降,新鮮水取水由原來的1700m3/小時減少到現在的650m3/小時,污水回用率達100%;磷銨產品水耗也由原設計的18.29噸/噸磷銨降到了4.26噸/噸磷銨,噸精礦水耗由2.5噸/噸精礦下降到現在的0.5噸/噸精礦,實現了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尾氣資源綜合利用方面, 一是自主開發了“SO2活性焦煙氣脫硫技術 ”。為了解決熱電廠尾氣中的SO2排放問題,甕福與煤科院、華電南京自動化研究所等合作研發了“SO2活性焦煙氣脫硫技術 ”(國家863項目),脫硫率超過95%,環保性能非常明顯,同時可綜合回收利用硫資源,與國外已有脫硫技術相比更具先進性。2005年,甕福建成中國第一套活性焦干法煙氣脫硫技術工業示范裝置,該項目投用后,每年減少SO2排放11520噸,產硫酸26000噸。目前該技術在江西銅業公司、紫金礦業公司順利實現了小時處理煙氣量達40萬m3的工業化裝置,并正在冶金行業多家企業實施。二是反應蒸汽余熱的回收利用,降低產品能耗。與四川大學合作開發了低溫磷酸預濃縮工藝,自熱法生產粒狀MAP新工藝,反應尾氣流態化生產MAP、DAP新工藝,有效利用磷酸與氨的反應熱,使MAP、DAP工序能耗降低了30%以上。三是黃磷尾氣綜合利用。甕福成功開發了黃磷尾氣綜合利用生產TCP技術,并即將建成產業化項目,為黃磷工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廢渣資源化利用方面,一是磷石膏渣綜合利用。磷石膏渣綜合利用是世界性難題,為解決這一難題,甕福聘請國內知名專家,開發出磷石膏新型節能環保建筑結構體系技術、磷石膏制硫酸等技術,并正合資、獨資建設磷石膏制水泥緩凝劑、磷石膏紙面石膏板、磷石膏制磚、磷石膏化學轉化制硫酸銨等項目,以上項目共計投資5億元,建成后公司年消耗磷石膏量將達220萬噸,利用率達60%以上,達到世界最高水平。二是黃磷爐渣綜合利用。為了解決公司黃磷生產的渣的出路問題,甕福與清華大學合作,開發了利用黃磷爐渣生產微晶玻璃和超微粉技術,已建成了5萬m2/年的微晶玻璃、10萬噸/年的超微粉生產裝置。
在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近年來,甕福先后實施磷銨尾氣低位熱能利用改造,通過磷酸二銨尾氣凈化聯產磷酸一銨的清潔生產工藝,使磷酸一銨產能提高30%,能耗降低了29%;實施硫酸SO2主風機電動機驅動改為蒸汽驅動,使硫酸裝置能耗從2.17萬tce/a標煤降至1.01萬tce/a標煤, 年節能1.28萬噸標準煤;實施并完成了液氨冷量利用、高低壓變頻、熱電系統運行參數優化等重要節能項目。2011年,甕福萬元產值能耗為0.62噸標準煤。“十二五”期間,甕福把節能的重點放在了低位熱能利用方面,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美國MECS公司的余熱回收HRS(Heat Recovery System)技術,開始對2×40萬噸硫磺制酸生產線進行改造。該項目建成后,每年將副產蒸汽36萬噸,年綜合節約熱能9.88×108MJ,按每噸蒸汽90元計,年直接經濟效益為3240萬元。同時,每年可減少鍋爐燃煤3.37萬噸標準煤、減排SO2 539噸、減排CO2 8.96萬噸。該項目對推進硫酸裝置技術進步,提升硫酸裝置技術內涵,對磷復肥行業在低位能利用方面有很好的示范效應。
三、不斷調整結構,積極探索國際化發展
近年來,甕福銷售總收入保持著高速遞增態勢,從2005年的39億元提高到2011年245億元,礦肥產品占銷收入比重卻逐步下降,逐步擺脫了依靠磷復肥產品增效的局面,精細化產業和伴生資源等產業增效的比重越來越大。正是由于科技創新帶動了產品結構的不斷調整,使甕福從建成之初只有礦、肥產品,到現在擁有了工業級磷酸、食品級磷酸、電子級磷酸、食品磷酸鹽、氟碘等系列化工產品。目前,甕福不到20%的化工產品實現了近50%的利潤貢獻率。用磷礦石生產肥料與生產電子級磷酸相比,一噸磷礦石的收益從不到1000元上升到2400元,使資源的價值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真正地體現了資源優勢轉變為產品優勢,進而轉變為經濟優勢,產品結構調整給企業帶來了很好的效益。
甕福致力于國際化發展。已從單純的出口貿易發展為進出口貿易和轉口貿易。貿易產品涉及化肥、化工、能源、金屬等數十個品種。2011年,貿易總量達500萬噸,進出口總額超過14億美元。進出口總額連續11年位居貴州省第一,成為我國磷化工行業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商。
甕福近年來通過致力于發展循環經濟,儲備了一大批國內外領先的可以對外輸出的技術成果和知識產權。為了使自有技術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內充分發揮其價值,盡快和盡可能多地獲取回報,成功探索出一條以技術輸出為核心、以海外工程總承包為載體的使技術轉化為資本利益的路子,即智力國際化。2007年以來,成功開展了沙特1250萬噸磷礦石選礦EPC項目建設及配套的水系統項目和工業建筑系統項目,項目合同總金額達4.5億美元;2011年,三個項目均順利通過性能考核并移交業主方管理,該項目實現了超過500萬人工時無安全事故記錄,獲得了國際著名國際工程管理公司沃利帕森公司的嘉獎。該項目在國內采購設備材料、服務的金額超過2.5億美元,帶動國內GDP增長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促進了國內制造業的發展。2010年,公司為澳大利亞LEGEND國際控股公司磷礦項目做了可行性調研、磷礦采選及加工技術服務等多項智力國際化業務。目前,公司在沙特、突尼斯、摩洛哥、南非、澳大利亞、伊朗等國的10余個智力國際化項目正在洽淡中,項目總金額超過10億美元。自實施智力國際化后,甕福產業模式已逐漸由單純的制造業發展為“制造+貿易+服務”三個板塊并舉的模式。
到“十二五”期末,甕福規劃實現銷售收入達到400億元,人均勞動生產率達到400萬元,資產報酬率達到13%,專利技術超過1000項,高濃度磷肥市場占有率達到16%,精細化工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15%,技術輸出超過5億美元,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下降到0.3噸標煤以下。甕福將堅持走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以市場為導向,調結構、轉方式,著力于磷及磷緊密相關資源的綜合利用,包括對傳統概念的工業廢棄物實現資源化利用,團結帶領全體員工,依靠人才、科技、管理“三大支撐”,實施信息化、國際化、金融化“三大戰略”,扎實推進內涵式、外向型發展,實現在全球范圍內的生產經營要素優化配置,探索出一條具有鮮明甕福特征的磷肥及磷化工產業鏈發展模式,努力把甕福打造成為中國磷化工行業先鋒企業和國際磷化工行業的重要力量,實現新的跨越,為推進行業進步和加快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