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油價下調之后,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液化氣行情如何變動牽動著人們的心弦。眼下國際油價警報暫時消除,國內液化氣市場也告別了今年一季度的瘋漲行情。專家表示,后期隨著需求淡季來臨等利空因素影響,瘋狂氣價有望終結,二季度國內油價、氣價有望實現'雙管齊下'。
油價下調液化氣唱起'反調'
我國液化氣最高出廠價與油價密切掛鉤,但在5月10日油價下調之后,液化氣行情意外出現反彈。
根據規定,我國液化氣最高出廠價格按照與成品油生產經營企業供軍隊等部門用90#汽油供應價格保持0.92:1的比價關系確定,供需雙方可在不超過最高出廠價格的前提下協商確定具體價格。 5月10日我國汽油價格下調330元/噸,調整后供軍隊等部門90#汽油供應價格為8850元/噸。由此推算,我國液化氣最高限價為8142元/噸,比之前下調303.6元/噸。
令人意外的是,在利空消息兌現之后,原本低迷的液化氣市場行情并未受到牽連,反而出現上漲。
生意社監測顯示,調價后兩個交易日內全國液化氣價格指數上漲了77元/噸,上漲了1.3%.
生意社能源分社液化氣分析師周翠平表示,受油價下調影響,國內液化氣最高出廠價格隨之下調,這對液化氣市場本應是個利空消息。而液化氣價格不跌反升,主要是受市場上人為推價因素影響。此外,在成品油價格下調之前,國內液化氣價格已經提前反應,出現大幅下跌,如今利空消息兌現,下游低位補倉積極性緩慢回升,助推市場價格反彈。
利空縈繞瘋狂氣價或難再續
今年我國液化氣市場出現了罕見的起伏變化,在一季度尤其是二三月份,液化氣價格連續暴漲,進入二季度后行情卻急轉直下。
據生意社監測,今年3月23日,液化氣價格創出年內最高點7396元/噸。 5月14日的價格與之相比下跌了1519元/噸,跌幅為20.54%.
雖然近幾日國內液化氣行情出現反彈,但市場面臨的利空因素仍未消散,不少業內專家判斷,這場短暫的反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金銀島液化氣行業分析師卜李敏認為,目前國內液化氣市場依然利空云集,液化氣行業出現的點點'星火'難以形成燎原之勢。
'進口氣成本維持低位已成為液化氣市場最大的掣肘。'卜李敏分析稱,進口氣價格在4-5月份出現大幅跳水。目前在國際油價形勢偏弱、氣溫回升抑制市場需求等因素影響下,國際液化氣市場行情持續低迷,后期可能繼續走低。隨著進口氣價格優勢顯現,國內液化氣進口量或增加,這會對國內市場行情形成抑制。
除了受進口氣沖擊外,國內供應增加以及需求漸淡是液化氣市場面臨的另一大利空因素。進入5月以來,國內煉廠檢修潮逐漸收尾,資源供應基本平穩;而隨著氣溫升高,市場剛性需求出現萎縮。
'夏季是液化氣傳統需求淡季,市場行情將受到需求減弱的制約。'周翠平介紹,液化氣旺季淡季價格波動明顯,往年兩者價差可能在1000元/噸左右,今年國際市場低迷再加上國內供應充足,價差可能超過2000元/噸。
油價氣價有望'雙管齊下'
成品油和液化氣的價格變化往往牽動著老百姓的神經,關系著消費者的生活成本。在國際油價刺激之下,今年一季度出現的瘋狂油價和氣價曾讓人叫苦不堪。后期倘若國際油價持續低迷,國內油價、氣價能否跟著'雙管齊下'?
由于前期液化氣出廠價格掉頭向下,眼下不少地區民用瓶裝液化氣價格已經開始降價。據中宇資訊統計,在廣東、江蘇、安徽、湖南等地14.5公斤瓶裝液化氣價格已出現下調,幅度在3元到10元不等。
記者在上海調查也發現,不少液化氣銷售網點雖未調整單瓶液化氣價格,但運費已經從之前的9元降至6元或5元。
'國內液化氣市場正在為2-3月份的連續暴漲買單。'能源研究機構中宇資訊液化氣分析師姜翠紅表示,這場低迷的行情或將持續至第三季度,到10月份左右北方用氣需求將逐步回升,屆時可能對行情形成支撐。在此之前,瘋狂氣價的風險或宣告終結,零售市場的降價潮將擴大。
在成品油方面,今年我國成品油價格經過兩漲一跌,5月 10日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之后,不少消費者和用油大戶仍喊著不'解渴'。
'這一次油價下調還不夠解渴,日后若是再降價的話,那就最好了。'成都螞蟻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啟彬告訴記者,3月份油價上調后,公司每月油費支出新增了3萬元,這次下調后,僅相當于每月油費減少1.5萬元。
對于這一'奢望',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并非不可實現。東方油氣網分析師程瑞峰表示,倘若布倫特油價長期維持在113美元/桶以下,到6月上旬國內油價下調窗口或再度開啟。
廣東省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也認為,如果國際油價維持低迷,6月份我國或迎來年內油價下調,具體行情判斷可能到5月下旬就會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