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四年中,能源化工現貨行業和期貨市場的關聯度日益緊密,產業鏈主體關注和參與化工類期貨的比重逐漸上升,塑料、PVC持倉不斷放大,業內人士表示這充分體現期貨市場工具得到有效利用。
在5月30日-31日,由大連商品交易所主辦的“2012中國塑料產業大會”會議上,多位資深人士對未來能源化工行業和宏觀面進行探討。據了解,塑料產業大會已成為石油和化工、塑料等行業的交流溝通、共謀發展的重要平臺,本次會議累計吸引了2000多位塑料產業和期貨界人士踴躍參加,其中包括300多家企業和機構,400多位現貨企業人士。
有業內人士預測,目前,歐債危機反復、美國經濟數據差于預期及中國經濟放緩等宏觀因素主導,系統性風險仍是制約能源化工行情的關鍵性因素,短期將出現技術性反彈,但中期走勢仍將迷茫。
期現關聯度日益緊密
據悉,塑料期貨市場發展五年來,在交易規模、期現市場結合和價格有效性有了顯著改善,現貨企業和投資者參與積極,期貨市場工具得到有效利用,企業利用期貨市場管理風險的理念和方式日趨成熟。
大商所總經理劉興強表示,LLDPE期現貨價格相關系數從2007年的0.87提高到2011年的0.97,PVC期現貨價格相關系數也達到了0.89,期現貨價格關聯度不斷提高。產業鏈上各類主體都開始關注和參與,塑料期貨價格的代表性越來越強。
他說,塑料期貨市場發展給相關產業企業和投資者帶來了積極和深遠的影響。表現之一是現貨企業和投資者參與積極,期貨市場工具得到有效利用。參與塑料期貨市場的投資者數量已經從初期的幾千個增長至現在的十幾萬個,結構也比較合理。2011年,參與LLDPE期貨交易的客戶約18萬個,參與PVC期貨交易的客戶約10萬個。其中,法人持倉占比分別達到32%和42%,參與交易的法人客戶增長幅度超過個人客戶。
牛市格局難以持續
象嶼股份(600057)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啟東表示,2012年宏觀經濟依然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對于全球經濟而言,歐債危機依然治標不治本,并且希臘前景堪憂。對于國內經濟而言,外需疲弱,但內需仍要發力。值得關注的是,2012年整個石化行業面臨著整體高成本運行的態勢,即高成本、弱需求;但成本轉嫁緩慢,行業整體各環節利潤壓縮,較為困難。
鄧啟東認為,就長期價格來分析,PE市場結束自2003年至2008年的五年長牛市,進入了震蕩格局;就中期價格而言,宏觀經濟穩定時基本面主導市場,但這宏觀面惡化時PE市場難以幸免。短期內宏觀經濟滯脹,歐債危機階段性演變,聚烯烴市場處于偏弱勢的環境,中長期則觀望全球經濟復蘇的的時間進程。
另外,從需求來看,短期內終端需求平淡,在宏觀形勢不確定性加大的情況下,行業各環節的備貨意愿趨減。
鄧啟東表示,聚烯烴行業自2012年下半年將進入新一輪擴產周期,在短期需求增長不及產能增速的情況下,將在成本主導下進行供應的調整。長期而言,高成本貨源或被市場擠出。聚烯烴市場大行情難現,總體講圍繞成本轉入震蕩格局。
嘉吉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化工事業部全球總監大衛﹒保爾斯表示,今年下半年,國際油價可能維持在97-100美元區間運行,而隨著全球經濟緩慢復蘇、地緣政治局勢和能化行業結構調整及新能源替代效應,未來中國需求將決定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