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在北京召開的“2007年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形勢分析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發布的《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運行報告》白皮書預計,2007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實現利潤將達到5300億元,比上年增長21.08%;石油和化工行業對全國GDP的貢獻率為5.99%,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主要指標將兩位數增長
報告初步預計國內外經濟發展面臨良好的環境,預測2008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形勢將繼續向好,主要經濟指標將保持兩位數增長,但增速將放緩。
預計該行業的工業總產值將增長18%左右,銷售收入將增長20%左右,實現利潤將增長19%左右;進出口貿易將繼續增長,其中進口將增長18%,出口將增長25%;由于我國城鄉消費需求將繼續擴張,拉動化工市場需求,預測石油和化工固定資產投資將增長20%以上。
白皮書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經濟的調整發展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持續增大,因此該行業吸引投資將繼續迅速增長。
報告預計,石油和化工總供給和總需求將不會有大改變,原油、有機化工、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國內生產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仍要依靠進口,預計2008年的進口依存度分別為47%、20%和30%以上。無機鹽、化肥、農藥、燒堿、純堿、涂料、燃料、橡膠制品等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要大力開拓國際市場,緩解產能壓力。
油價倒掛問題多
白皮書特別指出,在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成品油原油價格倒掛,市場杠桿難起作用,下游行業對高油價支撐乏力。
報告指出,如果不放開成品油的市場銷售價格,在今年甚至明年原油價格繼續保持高位震蕩時,民營煉油企業還將繼續保持觀望態度,社會供應的責任都集中到兩大公司身上。新的煉油產能短時間不能投入,煉油裝置長時間滿負荷生產,不能有效進行檢修,安全生產成為供應鏈上最弱的環節,產量與消費量的不平衡,還有可能再次出現成品油的供應緊張。
由于國際油價高位運行,并可能持續較長時間,三五年內不會大幅下降,協會分析這將直接影響國內煉油行業利潤,直接或間接影響其他化工產品,尤其是對三大合成材料有直接而重大的影響。同時,國內成品油價格變化對其他工業產品和居民消費品價格也將產生一定的直接影響。
結構性矛盾突出
數據表明,化工傳統產業國內總供給大于總需求,需要出口調節國內生產。我國出口化工產品多數是粗加工、低技術含量、資源性產品,其出口價格比國際市場同等產品低約40%。
其中,原油、有機化工原料、三大合成材料以及專用化學品國內生產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需要依靠進口。傳統產業如無機鹽、化肥、農藥、燒堿、純堿、染料、顏料、橡膠加工制品等,國內生產大于需求,要組織出口外銷以平衡企業生產。
同時白皮書也提出,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仍然偏快,部分行業投資過熱應引起高度重視。
從資產投資結構看,煉油和基礎化工原料業投資增長過快;從行業結構分析,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資源性產品、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產品、有機化工原料和新材料項目四大類;分地區看,中西部地區投資增長較快。
報告指出,這些投資項目將在今后一兩年內形成生產能力,并陸續開工生產,經濟運行從偏快到過熱的風險猶存,行業結構性矛盾將逐步顯現。
主要指標將兩位數增長
報告初步預計國內外經濟發展面臨良好的環境,預測2008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形勢將繼續向好,主要經濟指標將保持兩位數增長,但增速將放緩。
預計該行業的工業總產值將增長18%左右,銷售收入將增長20%左右,實現利潤將增長19%左右;進出口貿易將繼續增長,其中進口將增長18%,出口將增長25%;由于我國城鄉消費需求將繼續擴張,拉動化工市場需求,預測石油和化工固定資產投資將增長20%以上。
白皮書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經濟的調整發展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持續增大,因此該行業吸引投資將繼續迅速增長。
報告預計,石油和化工總供給和總需求將不會有大改變,原油、有機化工、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國內生產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仍要依靠進口,預計2008年的進口依存度分別為47%、20%和30%以上。無機鹽、化肥、農藥、燒堿、純堿、涂料、燃料、橡膠制品等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要大力開拓國際市場,緩解產能壓力。
油價倒掛問題多
白皮書特別指出,在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成品油原油價格倒掛,市場杠桿難起作用,下游行業對高油價支撐乏力。
報告指出,如果不放開成品油的市場銷售價格,在今年甚至明年原油價格繼續保持高位震蕩時,民營煉油企業還將繼續保持觀望態度,社會供應的責任都集中到兩大公司身上。新的煉油產能短時間不能投入,煉油裝置長時間滿負荷生產,不能有效進行檢修,安全生產成為供應鏈上最弱的環節,產量與消費量的不平衡,還有可能再次出現成品油的供應緊張。
由于國際油價高位運行,并可能持續較長時間,三五年內不會大幅下降,協會分析這將直接影響國內煉油行業利潤,直接或間接影響其他化工產品,尤其是對三大合成材料有直接而重大的影響。同時,國內成品油價格變化對其他工業產品和居民消費品價格也將產生一定的直接影響。
結構性矛盾突出
數據表明,化工傳統產業國內總供給大于總需求,需要出口調節國內生產。我國出口化工產品多數是粗加工、低技術含量、資源性產品,其出口價格比國際市場同等產品低約40%。
其中,原油、有機化工原料、三大合成材料以及專用化學品國內生產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需要依靠進口。傳統產業如無機鹽、化肥、農藥、燒堿、純堿、染料、顏料、橡膠加工制品等,國內生產大于需求,要組織出口外銷以平衡企業生產。
同時白皮書也提出,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仍然偏快,部分行業投資過熱應引起高度重視。
從資產投資結構看,煉油和基礎化工原料業投資增長過快;從行業結構分析,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資源性產品、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產品、有機化工原料和新材料項目四大類;分地區看,中西部地區投資增長較快。
報告指出,這些投資項目將在今后一兩年內形成生產能力,并陸續開工生產,經濟運行從偏快到過熱的風險猶存,行業結構性矛盾將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