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海油集團的部署,沿海地區將是其發展的重點領域,因為這樣可充分利用其海上油氣開采優勢。而據業內人士透露,中海油還計劃對旗下3家子公司進行重組,成立油品銷售公司,統一協調成品油的下游銷售,由此中海油或將與中石油和中石化正式形成對抗局面。
惠州煉油項目歸宿懸疑
惠州煉油項目是中海油獨資建設的第一個大型石化下游項目,位于中海殼牌石化項目西側,總投資約200億元人民幣,是國際上第一個集中加工海洋高含酸重質原油的煉油廠,年加工量達到1200萬噸。屆時將為中海油每年提供730萬噸成品油,“供應重點也將是廣東等沿海一帶。”劉俊山表示,但是,惠州煉油項目目前只是一個工作組,按照原來的計劃,在正式投產時,在惠州煉油項目原有團隊的基礎上將組建中海油集團惠州煉油公司。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中海油近幾年強力介入下游,其油品零售市場在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巨頭手中搶了一些地盤。惠州煉油公司也有可能注入中海石油煉化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海煉化”),中海煉化是由中海油總公司于2005年成立的,公司主要經營石油煉制、成品油零售等業務。
產業鏈上的重組
就在下游業務如火如荼之際,中海油集團的海外油田探測和開發力度同時也在加大。據業內人士透露,中海油正在對旗下的3家全資子公司進行重組,計劃成立一個規模龐大的油品銷售公司,統一協調總公司的油品銷售業務。
3家被重組的全資子公司分別是中國化工供銷(集團)總公司(下稱“中化供銷”)、中國化工建設總公司(下稱“中化建”)以及中海煉化。
聯合證券的行業分析師表示,按照中海油目前的戰略——全力挺進上中下游,重組公司一旦成立,中海油從勘探開發、煉化到銷售的產業鏈將真正實現一體化。據接近中海油集團的一位人士透露,中海油最早將在春節后公布重組的細節,而中海油總部要求的是最晚在今年8月份之前完成重組。
在2007年年末,中海油曾宣布,從上游油氣業務全面向下游油品銷售業務進軍,計劃2010年前在全國建立1000座加油站。但與中石化遍布全國的2.8萬個加油站以及中石油的1.9萬個加油站相比仍是微不足道。
不過,2007年的中海油半年報曾顯示,其作為綜合性能源公司的產業結構已基本形成,中下游產業的收入強勁增長,升幅達34%,下游板塊的銷售收入首次超過了上游。
石油三巨頭的對抗
“目前,中海油挺進的領域大部分都屬中石化的領地。”上述聯合證券的分析師表示,“中石化最近幾年加大了海外擴張,國內業務則被中石油和中海油蠶食了很多。”
此前,中石油就在中石化的勢力范圍云南建立了自己的基地,專門發展下游業務。反觀現在中海油的動作,從山東到廣西,搶占了沿海區域原來屬于中石化的大部分領地。“一旦中海油的產業鏈全面打通,將以這些地方為基地,進行內陸擴張。”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分析。
目前,除惠州煉油項目外,中海油籌備的其他5個煉油廠也都在加緊布局中。這些煉油廠大部分分布在廣東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