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中化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化國際(600500.SH)曾拿出119萬股(占總股本0.095%)實施了股權激勵,獲得激勵股份最多的董事長、總經理獲得的股份不過5.6萬股,期限為10年;行權主要條件為,三年滾動ROE(凈資產收益率)8%,凈利潤年增長12%,而公司2006年ROE已達12.66%,2007年前三季更達15.45%。
招商證券的行業分析師認為,中化集團2007年進行了一系列資本運作,“利用二級市場這一平臺,對化工、能源、金融、農業和地產五大業務進行了重新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有望通過不同的專業化運營平臺實現最終的整體上市”。
整合大戲
去年2月,國資委將沈陽化工研究院以國有資產無償劃轉形式整體并入中化集團,成為其全資子公司。沈陽化工研究院主要從事農藥、染料、中間體、有機顏料和助劑等精細化學品的開發研究及高新技術產品生產。這一劃轉被認為是中化集團整合序幕的拉開。
之后,中化集團旗下地產公司在港上市,同時集團拿到了成品油批發資格。
去年5月,中化國際控股江山股份(600389.SH)28%的股權,向農藥產業鏈上游延伸。去年6月,國資委將中國種子集團公司又并入中化集團。
去年10月和11月,中化集團將所有化肥業務注入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中化化肥(0297.HK),分別是“鹽湖鉀肥”18.49%的股份,天脊中化高平化工有限公司40%的股份和中化山東肥業有限公司51%的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在對于化工業務的整合上,去年10月,中化集團以51%的股權控股了浙江石化建材集團,11月又以51%的股權控股巨化公司,該集團是全國最大的氟化工生產基地。
去年12月,中化集團投資21億元,組建云南中晉精細磷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建設精細磷化工項目,意圖同樣是整合化工業務。
2007年12月,中化集團旗下的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入股北京冠通期貨,收購冠通期貨48.5%的股權后,成為冠通期貨的最大控股股東。2007年12月12日,證監會正式批準冠通期貨金融期貨經紀業務資格和交易結算業務資格。至此,中化集團的五大產業整合基本完畢。
上市路徑
2006年4月10日,劉德樹在公布2005年年報時曾透露,“中化集團正在考慮整體上市,”這是其首次表示上市意向。2007年的7月17日,劉德樹又稱,盡管控制A股中化國際和H股中化化肥兩上市公司,但現在未上市資產已大于上市資產。
日前,劉德樹告訴記者:“我不是中化國際董事長和董事會成員,激勵是董事會做的,按照規定,重大事件不能由大股東說了算。防止國有控股股東越過董事會做決定,包括信息披露方面。”
盡管中化國際于2007年2月、9月和2008年2月三次分別澄清沒有整體上市計劃安排,但分析人士認為,中化集團目前的動作意味著,將旗下五大主業分別整合,“不排除將五大主業分拆上市,最終達到整體上市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