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山西化工行業處理好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關系,確保了行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山西省煤化工協會會長紀馨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紀馨芳表示,今年上半年,山西化工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可以歸納為:在穩增長的基礎上調結構,在調結構的同時穩定增長。
具體表現在:經濟增速仍然較快。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全省化學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為218戶,當月實現工業總產值59億元。1~5月全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81億元,同比增長22.9%,高于全國平均增速8.5個百分點。分行業看,各占全行業產值1/3的肥料制造業和基礎化工原料制造業同比增速分別達到33.5%、19.1%,成為山西化工行業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如煤化工大市晉城市規模以上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1~5月工業增加值增長66.5%,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23.8%。但上半年,全省化工行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低于全省11.8%的平均水平。
主要產品增長基本穩定。1~5月,山西化肥保持較高增速,生產總體保持平穩。全省合成氨產量213.5萬噸,增長10.8%;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產量172萬噸,增長11.5%;氮肥產量168萬噸,增長11.7%;尿素產量313萬噸,增長17.5%;磷肥產量4萬噸,增長3%。
山西化工行業上半年經濟運行的另一場重頭戲是調結構。山西省煤化工協會秘書長張莉萍認為,上半年全省化工行業保持了穩增長的態勢,其實穩增長和調結構本來就不矛盾,調結構是穩增長的新著力點。通過結構調整推動經濟增長,是山西化工行業的最佳選擇和追求目標。1~5月,全行業完成投資52.7億元,同比增長20.0%;施工項目111個,同比增長20.7%;竣工項目18個,同比增長100%。
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按照調結構的要求,山西加快了重點轉型、調產項目的建設和順利推進。如今年上半年電石乙炔化工行業重要調產項目——陽煤百萬噸電石項目(一期40萬噸/年)順利投產,陽煤集團和順化工有限公司24萬噸/年合成氨、40萬噸/年尿素項目,山西天澤煤化工集團40萬噸/年合成氨、60萬噸/年大顆粒尿素項目等已開工建設。上半年,山西現代煤化工“落地”項目幾乎都在大型企業,比如晉煤集團年產百萬噸甲醇制清潔燃料項目、陽煤清徐新材料工業園區、山焦6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項目、蘭花集團20萬噸/年己內酰胺項目、同煤集團60萬噸/年烯烴項目、襄礦集團20萬噸/年合成氣制乙二醇項目等開工奠基。
另外,中煤平朔120萬條/年子午輪胎項目和投資2億元的同煤粉煤灰制磚項目加緊推進,同煤集團低變質煙清潔利用氣電熱一體化示范項目和潞安集團高硫煤清潔高效利用油化電熱一體化示范項目通過國家有關部門初審。這些項目的建設對于煤化工等重點產業的調整升級有著重大意義。特別是,5月份大同市化工項目投資增速持續保持高位運行,化學工業投資增速為497.8%。
業內專家分析指出,新形勢下中央提出了穩增長的目標,目的是為了避免經濟硬著陸。山西化工的實踐說明,穩增長如果不與調結構有機結合起來,就無法讓行業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前提下實現可持續增長。由于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比較復雜,宏觀環境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依然較大,在經濟放緩時,業界正好可以冷靜下來,好好思考如何調整結構的問題。調整結構正是為了糾正過去高速增長中存在的問題,促進經濟更好的發展。
紀馨芳指出,山西明確在“十二五”期間加大投資現代煤化工,下半年如何繼續處理好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關系,確保全省化工行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態勢得以持續,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