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鄯善生活基地新貌。

為員工精心準備午餐

檢查天然氣管線
中國石油網消息:4月26日,吐哈油田吐魯番采油廠員工小李回到鄯善生活基地,疲憊之感一掃而空。“基地內各種文化活動豐富多彩,院子里綠樹成陰花草遍地,宿舍里可以上網沖浪、看電視、洗熱水澡。我們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小李說:“在基地能找到家的感覺。”自吐哈油田礦區服務系統改革以來,很多像小李這樣的員工,都感受到了身邊發生的喜人變化,享受到了鄯善物業管理公司提供的優質服務。他們的心更暖了,對企業的情更深了。
一線員工的“加油站”
民以食為天。一線員工食堂是名副其實的員工“加油站”。每天6時30分,炊事員點燃爐火,洗菜燒水,淘米下鍋,開始準備早餐。早些時候準備好的饅頭、油餅陸續放入蒸箱、烤箱開始加熱。剛從油鍋里撈出的油條散發出誘人的香味。
7時40分,油田養殖場自產的牛奶按時送來,保管員對牛奶進行質檢驗收后,將牛奶送進食堂操作間。10分鐘后,熱騰騰的牛奶端進食堂大廳。不一會兒,吃早餐的員工陸續進入餐廳,餐廳立刻變得熱鬧起來。散發著香味的牛奶、金燦燦的油條、松軟的饅頭、油餅,馬上被一“搶”而光。
據不完全統計,在鄯善物業公司食堂,每天前來就餐的員工達上千人次,食堂推出的各種面點、百余種菜品備受歡迎。
安全用氣的“守護神”
4月,吐哈油田鄯善生活基地步入“天然氣時代”。
4月的一個星期六。一大早,物業公司員工帶著準備好的宣傳單出發了。每到一棟樓,他們細心地將這些寫有如何安全使用天然氣、防范火災隱患、科學用電用水常識的宣傳單張貼在住宅樓告示欄內,然后挨門逐戶進行講解。為徹底消除安全隱患,他們每到一家,在對天然氣灶具、管線等進行詳細檢查的同時,還到住戶地下室內檢查有無液化氣瓶和汽油等易燃物品存放,確保居民安全使用天然氣。
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一季度,鄯善物業管理公司員工就發放、張貼安全宣傳單1000余份,走訪上千戶,消除各種安全隱患10余起,被大家譽為安全用氣的“守護神”。
幸福安康的“新家園”
“一年一變樣,三年大變樣。”60多歲的王奶奶見證了鄯善石油基地近年來的變遷。
幾年前,女兒把她從老家接過來住,她有點不愿意。老人說,這里的樹沒有家鄉的多,文化生活也單調乏味。可生活了一段時間后,王奶奶發現這里的一切都在變:原先礫石遍布的房前屋后現在變得綠樹成陰,花草芬芳;各種文藝團體、俱樂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小區;各種文藝演出、比賽、書畫展覽、才藝展示不斷。豐富的文化活動將社區變成了歡樂之鄉,也融化了王奶奶的思鄉之情。這里成為王奶奶的“新家”。
前段時間,王奶奶的一位老鄉動員她一起回老家養老,被她婉言謝絕了。后來,老家的親朋問起來,王奶奶說:“在鄯善石油基地,早上可以到公園打太極拳,下午可以到圖書館看書讀報,晚上可以和朋友們一起散步、看文藝演出,生活在這里,我感到很幸福!”
王奶奶的心路歷程折射的是物業公司的不懈努力。
為提升服務內涵,滿足員工和家屬的文化娛樂需求,鄯善物業管理公司為社區圖書室新增雜志30余種,圖書3000余冊。近一年來,這個公司舉辦了趣味運動會等比賽活動,組織大型文藝演出近十場,并從外地邀請到紅櫻束女子打擊樂團、根連根少兒藝術團、中國石油藝術團等文藝演出團體到鄯善基地演出,為居民送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這個公司還定期組織專業人員開展法律法規、安全知識、健康養生等宣傳活動,受到居民歡迎。
鄯善物業管理公司的員工們用勤勞的手、熱忱的心,將鄯善生活基地變成了一個環境優美、服務完善、溫馨舒適的“塞上江南”。在這個大家園里,一線員工的心更暖了,工作干勁也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