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據HIS《國際石油通訊》上周報道,對于石油工業來說,今年5月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月份:其一,恰逢中東第一個商業石油發現——伊朗的馬斯吉德蘇萊曼油田百年紀念;其二,75年前的1933年5月29日,沙特王國與美國加州標準石油公司簽訂了石油租讓協議。
沙特和伊朗都是歐佩克中重量級的成員國。沙特對全球石油生產起主導作用,不僅為世界生產大量石油,而且承諾長期保持剩余產能,以穩定市場供應。伊朗的歷史情況較為復雜,但現在正在恢復其在世界版圖中應有的地位。
沙特(包括中立區)擁有2600億桶探明石油儲量,2007年石油產能增長有限,但是有一批擴建產能項目在建,這些項目總計可增加產能300萬桶/日,從而將進一步增強沙特在歐佩克以至全球的地位。2008年,沙特原油和凝析油的產能將達1202萬桶/日。沙特阿美公司為了加強勘探和開發鉆井,在用鉆機數由90臺增加到113臺。最大的加瓦爾(Ghawar)油田仍無遞減跡象,產量保持在480萬桶/日左右的平臺上。
沙特的新增產能將主要來自陸上5個評價項目,阿拉伯灣海上項目也有獲得巨大發現的可能。過去5年,沙特幾乎沒有鉆探井和新油田的初探井,主要是因為沙特國內資源豐富,現有在產油田就有余力擴大產能。沙特認為潛在石油資源量達2000億桶,由于成功率高,只需通過十分有限的勘探,就能不斷發現巨型油田。
中東具有重大意義的石油發現始于伊朗。現在伊朗的油田相對老化,產量年遞減率超過10%,要想保持產量穩定,每年需要增加約40萬桶新產能。然而,一些因素仍制約著伊朗石油上游業的發展。伊朗的石油主要產自西南部接近伊拉克邊境和波斯灣的陸上油田,預計到2010年底,有15個項目將要投產,總共可增加產能100萬桶/日。不過,項目很可能拖延,一些項目仍在規劃中,有的還處于前期工程設計階段。
在伊朗與伊拉克邊境地區,有大約19個油田或發現,具備合作開發利用的可能,但由于當年的兩伊戰爭,這一地區還埋著大量地雷,成為項目開展的障礙。但毫無疑問,有幾個油田將成為伊朗增加石油可采儲量和資源量的主力。過去5年,盡管伊朗的鉆探井數量比較少,但按照國際標準衡量,新油田初探井成功率較高,新發現的資源量也算比較高。此外,伊朗還有許多前沿地區尚未勘探,但這些處于不穩定的東部,接近巴基斯坦、阿富汗部族管轄區。
伊朗國家石油公司正在境內擴大勘探,去年2月,曾拿出17個勘探開發區塊進行招標。政府對這些區塊的潛力十分樂觀,估計原始石油地質儲量達6300億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