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剛剛過去的2012年,中國的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達28.9%,同比上升4.6個百分點。
國家發改委網站1月28日公布了2012年度天然氣行業運行簡況,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國內天然氣產量107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5%,天然氣進口量(含液化天然氣)425億立方米,增長31.1%;表觀消費量1471億立方米,增長13.0%。
簡單計算,2012年天然氣對外依存度28.9%。《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閱的資料顯示,2012年前7個月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28%。
外界在此前普遍預期2012年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將達到30%。2012年的實際數據雖略低于此,但很明顯天然氣消費量和對外依存度都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
2007年是國內天然氣消費的轉折點,當年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僅為2%,之后快速飆升,2009年5%,2010年11.8%,2011年24.3%。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戴彥德在1月中旬召開的“2012中國節能服務產業年度峰會”上曾透露,2012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達36.2億噸標煤,比2011年增長4%。
在總體能源結構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方能源局官員介紹,預計2012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大約為66.4%,比2011年下降了2個百分點;天然氣占5.5%,提高0.5個百分點。
《天然氣“十二五”規劃》提出,2015年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2300億立方米,到時進口量將達到近800億立方米,而剛剛公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也提出,到2015年天然氣要占到一次能源消費量的7.3%。
即使如此,中國天然氣消費占比依然很低。2012年,全球平均水平為25%,印度也在17%左右。
中海油能源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陳衛東在此前的“推動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的制度保障研討會”上大力呼吁,能源革命就是要加強天然氣應用。
目前,中國進口天然氣主要依賴管道,由于運輸途徑限制,LNG(液化天然氣)的量并不大。能源“十二五”規劃中的目標更多是預期性目標,不具有約束性。
從消費端看,天然氣消費增長非常迅速,過去幾年都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長。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對本報記者說,國內天然氣供應能力有限,非常規天然氣產量前景不明,不一定能實現目標產量,消費量的增長主要靠進口,主要是看東北、西南、西北的輸氣管道的建設進展。
此外,天然氣的消費增長還需要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適當的價格形成機制才能促進投資,促進企業的積極性。而目前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尚沒有在全國實行,天然氣資源的稀缺性沒法以價格的形式反映出來。
陳衛東分析說,天然氣是最清潔的化石能源,熱值高,應該大力推廣,并放開投資準入限制,上、中、下游都允許多元投資主體進入,加快非常規天然氣的開采進度,增加供應能力。
不過與價格機制類似,我國天然氣開采中的準入門檻依然很多。在此背景下,天然氣消費量的快速增長也對能源供應和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戰。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