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歷來是我縣紡織服裝出口的一個重要市場,然而,歐盟市場的準入標準頻頻趨嚴,這一直是出口服裝企業密切關注的。據悉,從下月起,歐盟將正式調整紡織服裝中金屬配件和輔件的鎳含量標準。
今后,出口歐盟的服裝不僅嚴把面料染色等環保成分,而且得關注金屬配件和輔件的成分含量,當心因其超標而被“卡”。
據介紹,鎳一般出現在合金中,在服裝產品中用作金屬配飾,如紐扣、拉鏈、鉚釘等。鎳是導致接觸性過敏元素之一,如果皮膚與一些含鎳材料長期直接接觸,會吸收釋放出來的鎳離子,從而導致過敏。目前,對出口歐洲的眼鏡、首飾、服裝等日用品,如果使用含鎳的金屬輔料,買家一般要求有鎳標準釋放量的檢測報告。4月1日起,歐盟各成員國將對紡織服裝中金屬配件和輔件的鎳含量采用全新標準,和舊標準相比,新標準關于鎳含量的指標嚴格了10倍。
我縣服裝企業所需輔料采購一般去義烏小商品市場,隨著我縣紡織服裝市場興旺,也有不少溫州等輔料產品經營戶到柯橋開設窗口。“金屬輔料越來越多了。”錢清一家女裝生產企業經營者王先生告訴記者,隨著現代服裝設計需要,金屬紐扣、拉鏈、鉚釘等日趨在服裝中裝扮著重要的角色,該公司每年金屬輔料以15%左右的增速增長。“一般而言,歐美客戶檢測都是整體檢測為主,以金屬配件等單項檢測尚未接到過。”王先生說,最近還沒有歐盟客戶提出相關檢測要求。
不過,王先生很擔憂,由于歐盟對市場監管的相關法律十分嚴格,不符合標準的產品將會在召回系統中進行公告,面臨被退貨、折價處理或就地銷毀的后果,企業會遭受整單的經濟損失。“該新標準執行,我們就得選擇更加環保的金屬配件了,這必定會增加輔料采購成本。”王先生坦言。
針對各項國際環保監測,目前,我縣一些經營金屬輔料等配件輔料的企業已開始提供相關監測報告。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