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油氣資源的開采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是資源國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俄羅斯有40多年開采極圈油氣資源的歷史,最先建成了世界最北端的管線(包括1969年從米頌揚斯克油氣田到諾里爾斯克市長約671公里的天然氣管道)。俄羅斯對北極圈內陸上油氣資源的開采始于米頌揚斯克油氣田(1969年)和梅德韋日爾氣田(1972年),比阿拉斯加北坡普拉德霍灣油田的開采(1977年)早8年和5年。
據估計,以油當量計算,過去的40年間,在俄境內北極圈內開采的油氣資源是其他所有北極沿岸國家開采總和的3.5倍。相比于大多數海上油氣盆地,北極大陸架、大陸坡地區因極端惡劣的自然氣候條件,遠離陸上油氣工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脆弱和海上邊界糾紛等原因,油氣資源開采進展非常緩慢。
俄羅斯大陸架面積超過600萬平方公里,占世界大洋大陸架面積的21%。俄羅斯和外國專家關于俄北極地區含油氣潛力及俄北極大陸架地區油氣分布范圍的估計總體一致,只是在定量評估上有分歧:俄羅斯學者專家預測,俄大陸架油氣資源總量大概為1000億噸油當量,85%至90%集中在北極海域;外國學者對俄羅斯北極大陸架油氣資源量的估計要比俄本國學者低,這大概是因為大部分俄羅斯地區的地質和地球物理資料不易獲得,并且俄羅斯和國外學者對于計算儲量所運用的評價方法不同。
上世紀,北極沿岸五國在波弗特海、楚科奇海、巴倫支海、伯朝拉海對油氣盆地進行了大量的二維和三維地震勘探工作。而包括加拿大海盆和其他一些之前由于厚冰層和缺乏有效技術而不能施行地震勘探的北冰洋大陸坡和深水區域,近年來,得益于新取得的地質物探數據,被發現有巨大的含油氣潛力。
俄羅斯
近些年,俄羅斯在境內包括北冰洋深水區的北極水域,進行了地震作業。在對巴倫支海、伯朝拉海及喀拉海大陸架地質勘探工作的基礎上,發現了400余個有潛力的項目。
在行政區劃上屬于涅涅茨自治區的伯朝拉海(巴倫支海南部淺水區)與季曼—伯朝拉油氣田北部具有一定的油氣同源性。南喀拉地區(包括喀拉海南部和亞馬爾、格達半島)屬于西西伯利亞油氣盆地(俄羅斯儲量最大的油氣盆地)的北部。
蘇聯時期,在喀拉海發現了列寧格勒(1989年)和盧三諾夫(1990年)兩個儲量巨大的凝析氣田。2000年至2011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以下簡稱俄氣)的子公司Gazflot公司在喀拉海(主要是在鄂畢灣和塔茲灣)鉆了27口井,發現了卡緬諾梅海氣田、北卡緬諾梅海氣田、楚克梁辛氣田和鄂畢灣氣田。截至2013年年初,在俄羅斯北極海域共鉆86口探井,發現了24個油氣藏(包括在海陸過渡區)。在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和楚科奇海缺乏系統的地質勘探工作,未來俄羅斯北極油氣儲量增長可以指望這些海域,但從份額分布來說,油氣儲量居第一的應該是俄羅斯北極西部地區海域。
2012年,俄羅斯石油公司(以下簡稱俄石油)在喀拉海和伯朝拉海許可區進行了大范圍的二維和三維地震勘探,并在2013年得到了另外12個區塊的勘探許可證。而在俄氣方面,據預計,俄氣在2013年將會獲得十多個新的開發許可區塊。顯然,擁有這樣多區塊的俄氣和俄石油不能單打獨斗,所以他們選擇了和國際大石油公司合作。埃克森美孚、挪威國家石油公司(以下簡稱挪國油)、道達爾、殼牌和中國石油都與俄羅斯巨頭簽訂了相關合作協議。
不用說,諾瓦泰克公司是開采北極大陸架資源最積極的公司之一。2011年,法國道達爾公司入股諾瓦泰克公司。2012年,諾瓦泰克的子公司諾瓦泰克·尤爾哈洛夫石油天然氣公司從尤爾哈洛夫斯克凝析油氣田的水下油氣藏中開采出了340億立方米天然氣(占俄羅斯大陸架天然氣產量的55.8%)和270萬噸凝析油,累計開采天然氣1500億立方米。
在北極油氣的開發歷史中,里程碑式的一步是俄氣對亞馬爾半島勃萬涅科夫凝析油氣田(天然氣儲量約4.9萬億立方米)的開發。它的基礎設施將和海陸交界處的兩個凝析油氣田以及其他南喀拉海地區的海上油氣田相結合。
挪威
近年來,挪威在其境內的巴倫支海域和挪威海域進行了積極的地震和鉆井工作,完成了在JanMayen島和之前被稱為“灰色地帶”挪威區域的地震勘探。根據挪威國家石油理事會的命令,在這些地方完成了超過2.5萬公里的地震作業。2011年至2012年,挪國油和埃尼公司在白雪公主氣田北部100公里處發現了Skrugard和Havis油氣田,證明了在巴倫支海有新的油氣盆地。挪威國家石油公司估計這兩個油氣田的儲量都在3500萬噸油當量左右。
在挪威巴倫支海域,現在僅有白雪公主氣田在開發(從2007年),Goliat油氣田在進行開發準備(從2013年)。2012年挪國油決定,從2017年起,開始開發挪威大陸架1274米最深處的AastaHastin凝析氣田。需要指出的是,就北極水域自然氣候條件來說,相比俄羅斯和其他國家,挪威的條件更有利。
美國
除俄羅斯外,北極的油氣資源主要集中在美國阿拉斯加北坡,那里已發現了78個油氣田,其中22個在波弗特海。在阿拉斯加北坡分布著兩個特大型油氣田:普拉德霍灣油田(PrudhoeBay)和庫帕魯克河(Kuparuk-River)油田儲量占有該地區81%的石油和75%的天然氣。1988年,阿拉斯加北坡陸上和海上的石油開采量超過1億噸,累計產油達到23.5億噸,包括9個海上油田的1.7億噸。不過,美國的北極油氣資源似乎被低估,尤其是大陸坡區域?,F代地震勘探表明,上述地區具有巨大潛力。
然而,一方面,受2010年墨西哥灣漏油災難的影響,美國大陸架區域油氣開采量正在下降,而對阿拉斯加北坡大陸架Liberty油田的開發則被延遲啟動,再加上2012年殼牌公司庫魯克號鉆井船在阿拉斯加海域擱淺;另一方面,頁巖油氣成功開采使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急速增長,這些因素都客觀上給美國海上油氣產業發展趨勢帶來了長期影響。
加拿大
20年至40年前,加拿大曾對北極大陸架的波弗特—馬更些和斯維德魯普油氣盆地進行了積極的地質勘探。目前上述地區的鉆井工作由于環境和儲量原因被行政性暫停(與包括油砂儲量巨大的阿爾伯塔省在內的西加拿大油氣盆地相比,北極地區儲量不豐富)。除此之外,加拿大還積極開發頁巖油氣。
近年來,加拿大公司正在積極努力獲取北極海域區塊(包括在1000米或更深的深海)許可證。美國和加拿大5年的地震研究證明了加拿大油氣盆地有較高潛力。
丹麥
英國凱恩能源公司子公司Carpicorn在格陵蘭巴芬灣,進行了二維(超過1.5萬公里)、三維地震(8170平方公里)后,在2010年至2011年打了8口探井,沒有發現具有商業開采價值的區塊。不過,盡管Carpicorn在2012年1月所打探井很不成功,但是挪國油仍然購買了該公司30.625%的股份。Carpicorn和凱恩能源的專家們相信在該地區仍有大發現的可能,并準備在2014年繼續鉆井。
從北極大陸架油氣儲量分析(2010-2012年)結果可以看出,俄羅斯北極大陸架將有更多的儲量增長,在范圍廣大的底層沉積中將發現很多新的巨型油氣田。
北極大陸架地區的油氣開采現在只在3個國家的11個油氣田進行。這11個油氣田包括阿拉斯加北坡波弗特海的9個油氣田、挪威巴倫支海區塊的白雪公主氣田、喀拉海塔茲灣的尤爾哈洛夫斯克油氣田。從2005年開始,俄羅斯大陸架油氣產量一直領先,并將在未來繼續保持這種態勢。
俄羅斯和美國的經驗表明,石油公司在北極的重點工程應該選擇離岸邊近、基礎設施發達的地方,特別是可以在岸邊或人工島通過水平井進行開發的油氣田尤其讓人感興趣,因為這比造海上平臺便宜得多,而且對脆弱的北極生態環境系統來說更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北極水域資源開發存在著很多自然氣候和技術性問題,例如古凍土、天然氣水合物等,這些都應該在大規模開采油氣資源之前了解清楚并做好分析,俄羅斯科學院油氣問題研究所正與其他機構合作研究這些問題。
盡管近3年來,世界大洋水域油氣開采技術取得了進步,但是我們依然要謹記,就像BP、道達爾和殼牌等這樣擁有豐富經驗和高技術水平的國際大公司也不能完全避免重大事故和災難的發生,而這些往往是因為人為原因導致的事故,將對區域內和特大區域的生態系統產生不利影響,而北極地區的生態系統對人類的錯誤更加敏感。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