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國家發改委上周末公布了2012年萬家企業節能目標責任考核結果。在1377家未達標的企業中,石油和化工企業占比達15%左右。1月7日,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理事長方曉驊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發改委公布的數據來看,目前石化行業面臨的節能減排任務壓力依然較大,行業完成“十二五”節能目標任務艱巨。
據記者統計,在未完成2012年節能任務的1377家企業中,218家為石油和化工企業。其中,既有中國石化集團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烏魯木齊石化分公司等央企下屬企業,翔鷺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皖維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民營公司,也有殼牌(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璐彩特國際(中國)化工有限公司等國際知名企業的中國公司。
方曉驊說,“十一五”以來,石油和化工行業在節能減排工作上取得了明顯成效,也積累了許多節能減排方面的技術和經驗,仍有如此之多的化工企業未能達標。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石化行業的節能工作起點比較高,有的石化企業能效水平本來就處于高位,完成同比例指標的難度更大一些。另一方面,石油和化工產業是典型的裝備型產業,受自身裝備水平的限制較大,大的改造對資金和技術要求高,完成節能指標存在一定的壓力。此外,目前的市場情況也對企業的節能工作有一定的影響。
石化行業作為工業節能的主力軍,總能耗占工業能耗的近四分之一,對國家能否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任務有著很大影響。方曉驊建議,為完成“十二五”節能目標,下一步應繼續加大在節能減排方面的政策實施力度,認真做好監管工作,防止出現走過場、應付了事的現象;針對某些耗能大戶和節能難戶,國家可以組織企業對共性難點技術進行集體攻關,以此帶來節能的連鎖效應。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