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5年,印尼政府顧問就建議印尼離開歐佩克,因為印尼已經是石油凈進口國,與歐佩克的身份不符。此外,還可以節省每年高達310萬美元的歐佩克會員年費負擔
5月29日,印度尼西亞能源和礦產資源部部長普爾諾莫·尤斯吉安托羅表示,已收到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秘書長阿布杜拉·巴德里發來的信函,詢問外界紛紛報道的有關印尼計劃退出歐佩克的信息。
印尼目前石油日產不足100萬桶
尤斯吉安托羅于5月28日在首都雅加達的一個外國媒體發布會上說,國內石油產量和石油業投資下降已令印尼難以實現石油自給,印尼將于近期簽署退出歐佩克的文件,其成員國資格到今年年底期滿以后結束。
事實上,印尼退出歐佩克的想法由來已久。早在2005年,印尼政府顧問就建議印尼離開歐佩克,因為印尼已經是石油凈進口國,與歐佩克的身份不符。此外,還可以節省每年高達310萬美元的歐佩克會員年費負擔。
雅加達石油和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科圖比分析認為,鑒于印尼已成為石油純進口國,退出歐佩克是應該的,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因為印尼需要石油價格下降,以阻止國家預算的虧損。印尼與該組織的利益不一致。作為進口國,印尼希望壓低油價,因為高油價給印尼的預算帶來壓力。但歐佩克希望的則是合理甚至是更高昂的油價,因為這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
對于印尼政府的這一決定,印尼普通民眾的看法不一。一些人認為,即使是歐佩克的成員國,印尼的普通民眾仍然很難買到汽油,而印尼政府也仍然需要從國外進口石油彌補國內缺口,因此,印尼留在石油輸出國組織已經沒有什么意義。不過,也有一些人認為,退出歐佩克是一個錯誤,印尼將失去國際油價的話語權。
擁有最高石油決策權的科威特最高石油委員會成員阿提吉說,印尼目前石油日產量不到100萬桶,而歐佩克成員國平均石油日產量為3250萬桶,印尼退出歐佩克不會產生大的影響。
曾是歐佩克老牌成員國
歐佩克成立于1960年,印尼于1962年即加入歐佩克,一直是歐佩克在亞太地區唯一的成員國。印尼曾是世界上最早發展石油天然氣工業的國家之一。在加入歐佩克后的幾十年當中,石油天然氣部門曾經是印尼的“金牛”,一度提供了全國1/3以上的出口收入、1/5的中央財政收入。1976年,印尼的石油生產達到頂峰,日產油量達到167萬桶左右,并且持續了近20年時間。
而隨著油田老化以及印尼的政局不穩,外來投資大大減少以至于退出,印尼的石油產量也在迅速下滑。去年,印尼的原油產量已降至3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日均產油量下降到84萬桶,比1976年時最高水平下降了49%之多。印尼政府預計,2008年印尼日均產油可能上升至92.7萬桶,但這仍然遠遠達不到歐佩克對印尼所要求的日產油量130萬桶配額。
與此相對應的,則是隨著印尼經濟的增長,印尼國內石油產品的需求正在不斷增長。從上世紀60年代印尼加入歐佩克時,日產油量近160萬桶,日出口石油達100萬桶左右,國內日消費石油不足60萬桶,到目前日需求量超過140萬桶,日石油消費量增加了80萬桶,缺口部分只能依賴國外進口,印尼已經從一個石油出口國變成石油凈進口國。隨著國際市場油價大幅飆升,印尼石油進出口的貿易赤字也屢創新高。今年4月,已達到創紀錄的7.949億美元。
作為歐佩克成員國,印尼政府按照成員國章程,一直對市場供應石油實施價格補貼,僅今年以來對柴油和汽油價格的補貼可能已經超過130億美元。隨著政府的財政壓力越來越大。從2005年開始,印尼政府大幅削減補貼,今年5月24日,印尼政府還宣布開始大幅度提高國內成品油價格,各種成品油提價25%至33%不等,以減輕政府財政負擔。這已經是2004年以來印尼第三次提高成品油價格,而且印尼副總統卡拉近期公開表示不排除今后進一步提高燃油價格的可能性。
代表新興經濟體高漲的能源需求
以前,歐佩克也曾出現過成員國退出的情況。1992年和1995年,由于不滿石油出口配額,厄瓜多爾和加蓬先后退出了該組織。而印尼退出歐佩克和厄瓜多爾、加蓬退出歐佩克的情況不一樣。
印尼退出歐佩克本身,顯示出新興經濟體高漲的能源消費需求。
石油消耗量的多寡也代表著工業化的程度。近年來,亞洲經濟蓬勃發展,而該地區石油需求也隨之高漲。印尼就是一個例子。
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印尼經濟開始穩步發展。在第一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內,印尼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6%。1994年,印尼進入第二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經濟發展進入騰飛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000美元,讓印尼躋身“亞洲四小虎”之列。專家估計,隨著人口增長、經濟規模滾雪球擴張、汽車和家用電器的普及,印尼國內石油的消耗量每年將增加5%,到2010年,全國燃油的需求將達到200萬桶/日。
正如國際能源署官員所說,在全球每年增加的103萬桶的石油消費中,預計亞洲占其中70%。未來世界能源需求的主要增長將產生在經濟增勢明顯的亞太地區,尤其是亞洲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