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3月24日,中石化董事長在香港宣布:中國石化頁巖氣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我國首個大型頁巖氣田——涪陵頁巖氣田提前進入商業化開發階段。這對加快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緩解我國中東部地區天然氣市場供應壓力,加快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義。近日,中國石化報派出記者深入涪陵頁巖氣田采訪調研,圍繞決策部署、理論創新、工程技術、管理模式、安全環保等推出一組系列報道,全方位展現涪陵頁巖氣田勘探開發的歷程和經驗。敬請關注。
美麗中國的能源使命
頁巖氣是主體上以吸附或游離狀態存在于泥巖、高碳泥巖、頁巖中的天然氣,是一種蘊藏廣泛且豐富的非常規清潔能源。受開采認識和開采技術限制,在國內一直未引起足夠重視。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頁巖氣產業快速發展,2012年頁巖氣產量達到2653億立方米,占其天然氣總產量的37%,大大提高了本國能源自給率,改變了美國能源消費結構,降低了能源的對外依賴度。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頁巖氣開發是全球能源領域的一場革命,它不僅增加了全球天然氣產量,而且對全球天然氣市場、能源供應格局、氣候變化政策甚至地緣政治產生了重要影響。
中國的頁巖氣資源豐富,國家高度重視頁巖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國土資源部2011年將頁巖氣正式列為新發現礦種,對其按單獨礦種進行投資管理。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國家能源局于2012年研究制定了《頁巖氣發展規劃(2011-2015年)》,提出2015年實現頁巖氣產量65億立方米,并將頁巖氣開發向民營資本開放,加快了頁巖氣開發利用的步伐。同年11月,國家發布頁巖氣開發利用財政補貼政策,進一步鼓勵產業發展。頁巖氣作為綠色能源,成為能源建設的熱點領域。
中國石化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快實施頁巖油氣勘探開發。早在2008年,中國石化就涉足頁巖氣領域研究。2009年,在中國石化集團黨組的部署下,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成立非常規勘探處,統一組織實施上游頁巖油氣勘探,并與??松梨?、康菲等國際實力雄厚的公司開展頁巖氣勘探合作。
傅成玉高度重視并親自組織推動頁巖氣勘探開發,早在2011年6月就明確提出:“中國石化頁巖氣勘探開發要走在中國前列。”
隨著“建設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發展目標的確立,中國石化把資源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要用非常規的思維實現非常規油氣的快速發展,并把非常規領域納入五大會戰體系部署,明確了會戰目標,按照“三新三高”模式全力推進非常規會戰。
今年3月1日,中國石化與重慶市簽訂涪陵頁巖氣戰略合作協議。傅成玉在簽字儀式上又指出:“中國石化作為國家能源公司,有責任、有義務在新能源、非常規油氣資源領域承擔更大責任,既要積極推進國家能源結構調整,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美麗中國做貢獻,也要積極推進地方經濟社會繁榮發展?!?/p>
5年來,中國石化在頁巖油氣勘探開發和研究方面已投入數十億元人民幣,幾乎上游所有企業都參與到這場轟轟烈烈的能源革命中,在山東、河南、湖北、四川、貴州、重慶等地完成了40余口頁巖油、頁巖氣井,取得了良好的勘探和研究成果。
以焦頁1HF井獲得商業頁巖氣為標志,中國石化乃至中國頁巖氣開發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從此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13年,國家能源局正式批準涪陵頁巖氣田為國家級頁巖氣產能建設示范區。
從海相到陸相,再到聚焦焦石壩
“中國石化率先打開了國內頁巖氣領域的商業開發之門,取得這個歷史性突破并非偶然,而是經歷了不斷探索、不斷認識、不斷總結的艱難歷程。”油田事業部負責人如是說。
自2009年以來,中國石化針對頁巖氣陸續開展了選區評價、鉆探評價和產能評價三個方面的工作。
在選區評價上,中國石化通過與北美典型頁巖氣形成條件對比,以頁巖厚度、有機質豐度、熱演化程度、埋藏深度和硅質礦物含量為主要評價參數,優選出南方海相和四川盆地為頁巖氣勘探有利區。
在鉆探評價上,2009年,中國石化在南方海相優選宣城—桐廬、湘鄂西、黃平、漣源區塊實施了宣頁1、河頁1、黃頁1和湘頁1井,獲得低產氣流。通過鉆探實踐和研究,認為南方海相頁巖熱演化程度高,保存條件差,自此頁巖氣勘探轉向四川盆地及其周緣地區。2011年,中國石化對四川盆地侏羅系和三疊系陸相烴源巖開展評價,獲得了頁巖氣產量,但未獲商業發現。與此同時,中國石化開始針對志留系龍馬溪組加強研究和勘探。
焦石壩地處四川盆地邊緣,深藏于武陵山系西端的崇山峻嶺中,是不被常規油氣勘探看好的地區。2000年前開展過少量二維地震,2006年進行了構造評價。前期勘探和研究認為,焦石壩地區保存條件差,勘探潛力小。2009年,在集團公司統一部署下,勘探南方分公司開始在這一地區開展系統的地質調查和基礎研究,并對原有地震資料進行了重新解釋。出露地表的露頭和剖面表明,該地區龍馬溪組有優質頁巖層發育。新的研究進一步發現,該地區雖然整體保存條件差,但海相龍馬溪組頁巖層穩定性好。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2011年9月,在焦石壩部署了焦頁1HF井。
2012年11月28日,在多方努力下,焦頁1HF井試氣獲日產氣20.3萬立方米,取得中國石化頁巖氣勘探重大突破。這讓中國石化頁巖氣勘探開發者精神大振。通過一系列研究和鉆探評價認為:川東南地區志留系龍馬溪組富有機質頁巖分布面積廣、厚度大、有機質豐度高、含氣性好,具有良好的頁巖氣形成條件。自此,四川盆地頁巖氣勘探開始向川東南地區志留系龍馬溪組聚焦。
2012年12月,股份公司召開四川盆地及周緣地區頁巖油氣研討會,決定部署甩開評價焦石壩的3口探井及三維地震600平方千米。
頁巖氣產能評價工作也隨之鋪開。2013年1月28日,油田事業部組織編制審查了《涪陵地區龍馬溪組頁巖氣開發試驗方案》,優選28.7平方千米有利區部署鉆井平臺10個,新鉆井17口,以進一步評價龍馬溪組頁巖氣合理開發技術政策,探索儲層主導改造工藝。同時,股份公司決定將涪陵頁巖氣開發試驗區組織建設交由江漢油田管理。
江漢油田精心組織,調集鉆井、壓裂等施工隊伍,加強現場組織管理,試驗區開發節奏日漸加快,17口開發試驗井全部獲得成功,平均單井日產氣15萬立方米以上。
2013年11月3日,集團公司黨組批準油田事業部提出的涪陵焦石壩區塊50億立方米頁巖氣建設意見。
今年3月24日,中國石化在香港宣布:焦石壩地區計劃2017年建成年產能100億立方米的頁巖氣田。
點燃頁巖油氣新希望
2013年6月7日,集團公司董事長傅成玉到勘探南方分公司調研時,信心十足地鼓勵基層頁巖氣勘探工作者:“開發常規油氣是在餐桌上吃飯,而開發頁巖油氣是在廚房里吃飯,飯都是廚房端出來的,可想而知頁巖氣勘探開發的希望有多大?!?/p>
國內頁巖氣開發在2010年形成了第一個熱潮,在國家有關部委的推動下,從企業到政府,從國企到民企都在關注或者直接投入頁巖油氣勘探開發。但由于地質認識和開采技術跟不上,頁巖油氣開采實際效果很不理想,2012年下半年進入低谷期,一度出現了許多懷疑和悲觀的論調。2012年底,焦頁1HF井的戰略突破,掃除了籠罩在頁巖油氣開采行業的陰霾,點燃了頁巖油氣勘探開發的新希望。
焦石壩地區的頁巖氣發現是國內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新開端、轉折點,國內首個大型頁巖氣田——涪陵頁巖氣田由此誕生,標志著我國頁巖氣開發實現重大戰略突破,提前加速進入大規模商業化發展階段,比原先預計的10年實現規模開發的時間大大縮短。中國石化在資源評價體系、工藝技術體系和壓裂裝備研發制造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這些科技成果在涪陵頁巖氣田得到成功實踐。
距離焦石壩150公里的丁山地區,地跨重慶綦江和貴州習水,是中國石化確定的第二個海相頁巖氣勘探突破區,前不久完井的丁頁2HF井已在海相優質頁巖中試獲高產氣流。日前已經完鉆的丁頁1HF井正在進行水平段壓裂測試。一直堅守在丁頁1HF井施工現場的勘探南方分公司地質專家夏維書對海相頁巖氣勘探信心滿滿。他指著剛從地下4000米深處取出的深灰色的優質頁巖說:“焦石壩和丁山地區頁巖氣的突破,說明我們已經進入大糧倉內擔糧食,隨著理論的成熟和技術的進步,我們會源源不斷從這個大倉庫內把糧食擔出來?!?/p>
在焦石壩頁巖氣發現的推動下,國內掀起了新一輪頁巖油氣勘探開發熱潮。曾經的榨菜之鄉正在引領這場前所未有的能源革命。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