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福建省民營企業產業項目對接熱火朝天。6月17日,記者從福建省第四屆民營企業產業項目對接洽談會上獲悉,截至5月底,今年福建省對接民企產業項目1305項,總投資7545億元。對接項目主要集中在石化、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福建省有優勢、有潛力的產業領域。
在此次會議上,眾多涉化項目成功對接。包括投資百億元的福建錦江石化己內酰胺一體化項目,投資15億元的廣東拉芳日化項目,豪美(福建)能源科技公司與臺灣豪客能源科技公司對接的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福建百宏聚纖科技公司與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對接的生物基聚酯—聚酰胺功能性纖維產業化示范項目,福建正德光電科技公司與LG化學株式會社對接的10.8萬噸/年光學材料項目等。
福建泉州市經貿委負責人介紹說,今年該市對接的一批填補產業鏈關鍵環節、延長產業鏈的先進制造業項目引人關注,比如延長產業鏈的環球聯合化工公司13萬噸/年聚碳酸酯及10萬噸/年乙丙橡膠項目,計劃投資達70億元。
“優良的發展環境、優質的政務服務是我們決定落地詔安的重要因素。”廣東拉芳日用化妝品公司負責人崔洪喜說。回鄉投資的閩商李顯斌在會上提出,希望在審批速度、金融支持、產品宣傳等方面獲得省里的支持,福建省多個部門為其進行了現場協調。“他們知道民營企業需要什么,甚至我們沒想到的,他們都替我們想好了。”李顯斌說。會上,從事化纖生產的福建恒捷業實公司等多家企業也提出了問題和建議,均在現場得到了回應及協調解決。福建省永春縣政府人士表示,當地對對接民企項目很“上心”,對項目洽談、簽約、實施等各個環節提供“保姆式”服務,全力突破項目制約瓶頸,提振業主信心。
“在民企項目對接的審批環節上要能減則減、能快則快、能優則優,對重大項目要實行一對一跟蹤、一對一服務,促項目早日開工投產。”福建省常務副省長張志南說。
據記者了解,福建省2011年開展民企產業項目對接以來,至2013年底已成功對接項目3000多項,其中泰禾集團福建三農含氟環保制冷劑及含氟新材料、廈門法拉電子新能源用薄膜電容器、建新輪胎(福建)有限公司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等一批民企對接項目先后開工投產,并出現了“虹吸現象”。如以福建三農氟化工對接項目為依托發展的黃砂化工園區,現已入駐企業12家,建成投產項目10個、在建項目2個,促進了當地氟化工產業的集約和提升發展。
以產業項目對接為紐帶,未來福建石化產業將形成一批產業鏈(群)項目。福建寧德新能源科技公司鋰電池項目將打造成為全球最大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福建恒申集團投資400億元建設百萬噸級己內酰胺項目,將建成全球最大的錦綸絲原料生產基地;在泉港石化工業區,眾多民企主動對接福建聯合石化公司下游產業鏈,將石化資源“吃干榨盡”。
新聞快論
筑巢引鳳鳳擇木棲
我國石化行業中民營企業數量占比近九成,創造的產值也占全行業的大半壁江山。讓民營經濟有活力、有動力,民營企業有創新力、有競爭力,事關全行業的發展大局。現在很多民營企業做大做強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同時,很多地方經濟發展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瓶頸。能不能將兩者統籌起來協同發展,在前進中共同解決難題呢?福建省的做法無疑值得借鑒。
探尋福建省民營企業產業項目對接搞得風生水起的原因,我們不難發現,政府誠心實意抓服務優化環境、企業著眼高端轉型擇地興業是最主要的經驗。當前民營企業上項目、搞升級,面臨著融資難、審批環節復雜、部分領域難以進入等一系列難題,需要政府給予扶持。在福建對接成功的民營企業家說:“他們(政府)知道民營企業需要什么,甚至我們沒想到的,他們都替我們想好了。這是實實在在行動上的支持。”似乎已經很能說明當地政府的態度和能力。
而一大批民營石化企業按照轉型升級、瞄準高端、融合發展的原則,投資建設市場前景好的的環保制冷劑、乙丙橡膠、錦綸絲原料等項目,主動對接福建聯合石化公司拓展下游產業鏈等舉措,也反映了企業選產業、選產品、選區域、選環境、選配套的眼光和智慧。
政府筑巢引鳳,民企擇木而棲,只有二者的利益和訴求成功對接,才能達到“琴瑟和鳴”的預期效果:地方經濟良性發展,產業結構優化;企業轉型升級加快,競爭力增強,經濟效益提升。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