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7月31日發生在中國臺灣高雄的燃氣管線爆炸的影響,李長榮化工公司位于當地的一套40萬噸/年聚丙烯(PP)裝置被迫停產。8月1日開始,亞洲丙烯價格開始掉頭向下。市場人士表示,這種下降的趨勢在今年年底前不太可能出現反轉。分析人士表示,李長榮化工公司PP裝置的關停只是導致亞洲丙烯價格下跌的一個誘因。導致價格下跌的根本原因是亞洲丙烯市場供應將出現嚴重過剩。新增供應來源很多,比如中國大陸一些新建丙烷脫氫(PDH)裝置將正式投產、煤制烯烴裝置也將陸續投產、裂解裝置檢修季即將結束。而需求方面,占據丙烯需求大部分的PP市場依然疲軟。因此,業內人士預測,今年第四季度亞洲地區丙烯供應將出現嚴重過剩,從而拖累價格走低。
據普氏能源資訊的數據,從8月1日至8月22日,基于CFR中國條件的丙烯價格已經下跌90美元/噸,至1385 美元/噸。同期基于FOB 韓國的丙烯價格下跌85 美元/噸,至1335 美元/噸。
中油公司拋售丙烯
燃氣爆炸事故導致李長榮化工公司位于華運倉儲的丙烯進口罐至其40 萬噸/年PP 裝置的一條地下管線受到破壞。爆炸發生后,該PP 裝置被無限期關停,李長榮化工公司臺灣地區原料供應商臺灣中油公司已轉向現貨市場為其過剩的丙烯尋找出口機會。
中國產能將集中投產
市場人士表示,今年第四季度中國將有3 套新建PDH 裝置正式投產,將進一步增加亞洲現貨市場的丙烯供應。一些分析人士擔憂市場將面臨嚴峻的供應過剩困境,并且丙烯價格會進一步下跌。一位貿易商表示:“一旦這些PDH 裝置開始生產出合格的丙烯產品,那么市場可能出現崩潰。”
市場人士表示,紹興三圓石化公司位于浙江紹興的一套45 萬噸/年的PDH 裝置、浙江衛星能源公司位于浙江平湖的一套45 萬噸/年的PDH 裝置和寧波海越新材料公司位于浙江寧波的一套60 萬噸/年的PDH 裝置將在四季度正式投產,預計在今年年底前新增150 萬噸/年的丙烯生產能力。不過,這3 家公司都沒有就何時能生產出合格產品供應市場的問題給出答復。知情人士表示,這3 家公司已經開始試生產,但尚未產出合格丙烯產品。
衛星能源公司的PDH 裝置在今年7 月底開始試運行。知情人士表示,衛星能源公司的PDH 裝置生產的丙烯主要用于公司內部,預計有逾35 萬噸/年丙烯用于其下游的丙烯酸(AA)裝置。該公司擁有48 萬噸/年丙烯酸產能,另外,約10 萬噸/年的丙烯將在市場出售。海越新材料公司60 萬噸/年PDH 裝置已經在7 月份試生產。由于該公司沒有丙烯下游裝置,因此所有丙烯都將在市場出售。三圓石化公司45 萬噸/年PDH 裝置已經在今年5 月份開始試生產,裝置生產的所有丙烯將用于公司自有的PP 裝置。
普氏能源資訊石化分析公司今年6 月份發布的《2014-2015 全球聚烯烴市場前景報告》指出,除了新建PDH 裝置外,2014 年中國至少有4 套新建煤制烯烴裝置將投產,這將令中國增加180 萬噸/年的丙烯產能。
裂解裝置檢修將結束
此外,市場人士表示,亞洲地區正在進行的裂解裝置檢修將在四季度結束。當前,韓國麗川石腦油裂解中心(YNCC)、臺塑、出光興產公司正在對裂解裝置進行檢修,預計10 月份至11 月份陸續結束。屆時這些產能將重返市場, 市場供應將隨之增加。
下游PP 市場仍疲軟
市場人士表示,丙烯主要用于PP 生產,PP 市場約占到丙烯需求的逾50%,但是當前亞洲PP 市場依然疲軟,而且今年四季度也不太可能出現回升。一位貿易商表示,當前,PP 買家仍然非常謹慎,采取觀望態度,寧可消耗庫存,也不愿意在市場進行購買。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